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要闻

信了邪!吵架搬家离婚打120 武汉急救车常常跑空

发布时间:2015-10-12 12:01:25来源:SRC-196

疑因家庭矛盾,一女子24小时内拨打11次急救电话,救护车前后出车三次,均无功而返。

在急救资源被浪费的同时,大量真正需要急救服务的市民,苦苦等待 “ 救命车”的到来。记者昨天了解到,10月1日到7日,市急救中心1780次出车中有117次跑空,与此同时235次急救呼叫无车可派。

女子拨打11次120

救护车“空跑”三趟

9月29日晚,调度员张纯值夜班,11点27分,一女子拨通急救热线却迟迟不说话。张纯再三询问,对方才声音微弱地说自己姓王,住在硚口区三曙街,因为手疼需要一辆救护车,送她去一医院。

武汉晚报记者昨天回放了这段电话录音。通话足足持续5分钟,只听到调度员不断询问:“您哪里不舒服?”“您是不是要救护车?”“您能不能回答我一下?”对方要么默不作声,要么声音轻得几乎听不到。

张纯说,虽然感到蹊跷,但她担心对方确实遇到了困难,还是派了一辆救护车赶去。11点42分,救护车到达三曙街,张纯回拨王某电话询问门牌号,无奈电话接通后仍听不清对方讲话。调度员只得联系110,请求民警协助寻找呼救者。

半小时后,当民警和急救人员辗转找到王某家,眼前一幕令人可气又可笑。屋里除了王某还有一名年长女士,王某称是自己的养母,两人似乎在闹别扭。王某看上去并无不适,急救医生提出为她做个检查,遭到对方拒绝。在母女明确表示“不去医院了”以后,救护车无功而返。

闹剧本该到此结束,不料急救人员离开仅十分钟,王某再次拨打120要救护车。市急救中心提供的记录显示,从9月29日深夜到30日晚上8点48分,王某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陆续拨打了11次急救电话。5名调度员先后派车三次,每次都是在急救人员到达后,对方摆手说“不要了”。

“不急”的病人占用了资源

摔伤男子投诉救护车迟到

为什么不将恶意骚扰者拉入“黑名单”?张纯解释,从技术层面,调度员可以短时间内对该号码进行屏蔽,但考虑到当事人万一真的发生意外无法求救,他们从未启用过这项功能。事实上,除了故意“找歪”的,还有大量“不急”的急救任务挤占资源,导致真正有需求的病人用不上车。

9月30日下午5点36分,光谷大道现代森林小镇小区内,一男子骑摩托车摔伤,邻居帮忙拨打了120,但救护车45分钟后才赶到现场。当晚,市急救中心接到市民投诉,表达了对这件事的不满。

昨在120指挥中心,记者翻看了当天的出车记录,得知事出有因。原来,距离事发地最近的是关山急救站,但在此前的5点11分,该站点急救车已被派往省中医院,接一名病人出院。

考虑到男青年伤势较重,调度员只得从稍远的武东急救站调派车辆。下午5点多正值下班高峰,救护车刚驶出武东站便堵在了青王公路上,二三十分钟动弹不得。调度员只好又与关山急救站联系,请工作人员送完病人立即赶往现代森林小镇。

下午6点20分,关山急救站救护车终于赶到事发地,将受伤男青年送往市三医院光谷院区。据当天执行任务的熊医生回忆,前面的病人是一位70多岁的婆婆,因风湿骨病在省中医院治疗,出院时已无大碍,本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但家属觉得救护车安全方便,还是拨打了120。

7天出车1780次

竟然有117次跑空

10月1-7日小长假期间,市急救中心共接听市民来电12045次。除去咨询的、骚扰的和误拨的,一共出车1780次,此外有235次需求未能及时给予满足。

120指挥中心主任余静荣介绍,需求不能及时给予满足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就近派车原则,距离事发地最近的救护车正在执行别的任务;二是路况不佳,救护车堵在路上,无法及时赶到事发地。这时,调度员只得“调远水解近渴”。偶尔也会碰上无车可派的情况,只得拒绝求助者要求,这是非常痛心的。

与此同时,大量急救资源被浪费。

一个急救单元包括一台救护车,一名司机、一医一护和两名担架员。按照国家要求,每5公里就应设立一个急救站,但由于城市扩张迅速,武汉并未达到这一标准。目前市中心城区共39个急救站,每天值班的救护车41台,服务对象是全市约一千万人口。

根据小长假期间的统计,1780次出车中,117次跑空。余静荣坦言,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武汉市救护车跑空比例常年徘徊在20%左右。有时救护车到了,病人打的先走了;有的是因为病人病情改善不需要用车了;有时候,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对方电话打不通了……

非急救性“急救”服务占2/3

有人普通感冒也叫救护车

节前,一男子谎称要送父亲看病,一路把救护车指引到了江岸区民政局,给父亲办离婚。当天晚些时候,该男子再次以送瘫痪病人为由,骗救护车到民政局接其父回家。8月中旬,一对老夫妇拨打急救电话,要求派一辆救护车帮他们搬家。在遭到拒绝后,爹爹提出要救护车送他们到附近医院,然后再把他们送回新家。

急救医生丁一鹛坦言,用车理由比较“奇葩”的情况,平均每个月都会遇到2-3例。除了和医疗完全搭不上边的生活服务,还有大量“不太急”的急救任务,最常见的情况包括出院、转院和复查,此外一些市民感冒、痛经、皮肤过敏也会呼叫120。心梗、脑梗、骨折、外伤等急救服务大约只占总量的1/3左右。

丁一鹛介绍,转院一种情况是病情危重需要从基层医院上转,另一种是从大医院转到基层医院休养。后面一种情况当中,“救护车”很多时候仅发挥了运输功能,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根本派不上用场。

余静荣坦言,120是针对各种突发状况提供应急医疗服务,本该“好钢使在刀刃上”。“在救护车跑空的那一刻,很可能一个真正需要急救的病人,就错过了救治的机会,受害的可能是你、我、他”。

不急的“急救”挤占资源

“非急救行业”呼之欲出

王庆律师介绍,恶意拨打120是对公共资源的恶意侵占和浪费,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为人将面临被警告、罚款、拘留,而若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些不急的“急救”确实了挤占了紧缺资源,对此,国内一些城市在尝试市场化,8月底,上海市卫计委表示将推行“分类救护”。需要特殊车辆转运,且不需要任何医疗行为的相关业务,属于非急救业务范围,此类服务应通过市场化行为来满足,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非急救服务领域。引导现有交通运营公司参与,由汽车服务公司或汽车租赁公司承担非急救业务。要求车辆专用,配一名驾驶员和至少一名担架员,不配备医护人员,车辆外观要标明运营单位、服务内容、服务电话,但不能喷涂“120”、“急救中心”、“红十字”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