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城事

东湖边,一场穿越2566年的祭祀

发布时间:2015-10-10 11:15:24来源:SRC-196

    “金风浩荡,秋旻清朗。东湖漪漪,磨山苍苍。”当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念出一篇古雅的四言祭文时,昨天在位于东湖樱园内的经心书院举行的一场纪念活动,让两个鲜为人知的数字变得引人注目:

827(农历8月27,今年公历为10月9日),据考证是孔子的诞辰日;

2566(公元前552年至公元2015年),据考证是孔子的诞辰周年数。

虽然两个数字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但并不妨碍全球华人两岸三地在这两个时间结点共同祭奠先师孔子,包括武汉。

昨天,同时举行祭孔大典的,还有台州府文庙祭孔大典、邢台顺德府文庙仲秋祭孔大典、南京夫子庙祭孔大典……

昨天,在武汉东湖之滨,上百名中小学生和国学院的大学生们在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唐翼明、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吴根友等著名的国学教授的引导和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孔子诞辰2566周年祭奠大典,俗称“祭孔”。

说起“祭孔”,虽然绵延数千年,中国各地几乎无处无之,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对武汉而言,这却是近年来少有的面向社会的一次祭奠活动。

祭孔活动“遵循古礼,延续传统”,学生们都身着古装,头戴古饰,手持古器,在古乐声中依礼而行,驱驰有度。鼓声肃穆,诵声高亢,乐音缭绕,人声鼎沸。

这次活动的举办单位之一的经心书院执行主席熊华敏介绍,在孔子的诞辰之日隆重地举行祭孔大典,是为了要连接和凝聚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是为了让圣人先哲的精神延续到现在,为了让经典走进现代人的心灵。

祭孔在今天

自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在曲阜孔子故里建庙祭祀开始,从秦汉以至明清,祭孔长盛不衰。据出席大典的湖北省人大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周洪宇介绍说,历代祭孔一般在孔庙、文庙和官学中举行,武汉三镇的文庙,武昌有两处(江夏县等),汉阳有一处(汉阳府),都是祭孔的重要场所,可惜现在都没有保存下来。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以及封建王朝的灭亡,对孔子的圣人崇拜也开始动摇。新中国成立以后,祭孔被视为封建迷信而被废止。然而1984年曲阜孔庙首次恢复民间祭孔之后,全国各地恢复祭孔的活动便陆陆续续展开。今日祭孔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现代意义?

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教授丁冠之认为,中华民族的凝聚有两个纽带,一个是血缘的纽带,一个是文化的纽带。相比之下,文化纽带更为重要。而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

祭服与祭文

祭孔大典除了仪式外,引人注目的还包括祭服和祭文。专家介绍,在全国祭孔大典上,一般身着的古装被称为“明代汉服”。这种汉服的特点是襟衽、无扣,衣服在胸前折叠,腰部束之以带。整体整齐下垂,肃穆大方。体现了《易·系辞》中说的“垂衣而治天下”的理念,在古人看来,这种衣饰最像天地乾坤之象。而儒家讲究服饰要与其仪容、言谈、举止相一致,而汉服最能体现这一点。

除服饰之外,郭齐勇教授的献祭文也让人印象深刻。四言一句,合辙押韵,时而舒缓,时而铿锵。比如,“学问思辨,无殆无罔。沉笃实行,为仁之方。斯文在兹,使命担当。斯人之与,民胞热肠。”虽然听起来不大懂,但吟诵起伏,还是很好听的。

为什么祭文要用古雅的四言?儒商学院杨佐仁教授说,四言一句的汉赋体,文体庄重、上口,最适合做祭文。既能以最接近的语言熟悉孔子的思想,也最能体现典雅的文采。

怎样祭孔

说起祭孔无人不知,但具体如何祭则鲜有人知,由于历史原因,祭孔在大陆一度销声匿迹,古老的祭孔仪式、舞蹈、音乐被人遗忘。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文化断层。

1984年山东曲阜孔庙恢复了民间祭孔,2006年曲阜祭孔大典还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如此近距离地举行祭孔仪式,令人一睹大典风采,显得弥足珍贵。

让我们结合现场图片,来看看祭孔仪式的大概:

1 鼓初严(第一次击鼓)

2 鼓再严(第二次击鼓)

3 班齐(列队)

4 辟户(启户)(开启大门)

5 行礼

6 行分献礼

7 进香

8 献祭文

9 合户(关闭大门)

10 诵读

和历代所载的典则仪式相比,东湖的这次祭孔典礼只能算是一个大典的简化版。据经心书院发言人介绍,这次祭奠大典的仪式是借鉴了传统的释奠礼仪式,并由武大国学院数位教师斟酌损益才基本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