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要闻

武汉公共自行车:车辆缺胳膊少腿 市民抢着退卡

发布时间:2014-04-14 09:06:34来源:SRC-13

图为:公共自行车曾是武汉街头一道风景 本报资料图

  4月13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长篇通讯聚焦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困境。文章指出,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4年多后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民心工程”缘何成为“闹心工程”?

  根据新华社记者三月和四月在武汉街头随机探访发现,许多公共自行车站点岗亭都无人值守,或改为卖报售烟的商摊,停车棚成为汽车停靠点,智能租车系统也无法使用,即使有几辆自行车孤零零地散落,也多是“缺胳膊少腿”的破车。

  江岸区城管中队专门开设了“退卡办公室”,狭小的办公室被退卡市民挤满。正在退卡的殷先生说,近两年来公共自行车越来越少,“以前争着租车,现在争着退卡”。“好好的民生工程,4年多就瘫痪了,太浪费,太闹心”。

  回想2009年,武汉开始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最高峰时,建有上千个站点,近10万辆自行车,近100万人办理租车卡。公共自行车成为武汉一张靓丽的名片,受到各级称赞。

  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由企业出资建设站亭配置车辆,政府免费出让广告资源作为投入。鑫飞达、中正通、龙骑天际等三家企业最终“脱颖而出”,其中,鑫飞达拿下除青山区外的所有主城区运营权,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

  但后期管理脱节,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市民不够爱惜,公共自行车成为一块“唐僧肉”,各方都想咬,最终骑到“十字路口”。鑫飞达集团副总经理郑世举说,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现已无力继续,面临瘫痪我们也没办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鑫飞达在取得自行车项目后,心思就不在自行车经营服务上,转而投向房地产、广告传媒等领域,实际利润可观,还在市内中心地段购买了整层写字楼。“政府投钱了,民生工程却烂尾了,但运营企业赚钱了。”

  武汉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润州说,项目交给民营企业运营,致使公益性无法保障,运营企业重逐利轻服务,再以“投入不足”为由向政府索要更多投入,拿不到就“拍屁股走人”。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监管存在明显缺陷。鑫飞达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都说不清;当大量站点被用于外包经营时,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

  专家指出,投入巨额资金上马大的民生项目之前,一定要注意做好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不能只顾轰轰烈烈上马,却不在监督管理上下功夫。(楚天都市报 记者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