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城事

揭秘武汉月饼品牌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09-17 09:22:03来源:SRC-419

从苏月、广月、滇月,到现在的鄂月、西月,月饼江湖故事多。月饼演变至今,不仅寄托了人们阴晴圆缺的情感,也充满了传统与现代制作工艺的碰撞。中秋节将至,听一听江城四大月饼企业烘焙掌门人,讲述小小月饼背后的故事。

古典派汪玉霞

一刀下去看到真材实料

图为:阮景文在品尝月饼

昨日,走进汉口青年路汪玉霞楚天星座店,古色古香的“汪玉霞”招牌让人有穿越历史之感。身穿白色工作服、头戴白帽的汪玉霞糕点大师阮景文正在逐一品尝各种口味月饼。

武汉月饼江湖里,创始于1738年的汪玉霞是古典派。今年70岁的阮景文对记者说,当年汪玉霞的苏月从馅料到皮料都十分讲究,纯手工制成。酥皮是用面粉跟猪油来和,内馅更是讲究,糖是选用柔韧性强四川台糖,桂花选用咸宁鲜桂花回来加工,而桃仁分三个等级,分别是通过一漏二漏三漏筛选出来的。

月饼一刀切下来,要看到几层酥皮,内里各种果料、糖、油都要充分融合,桃仁、果仁、冬瓜糖、桂花等都要看得见真材实料。“吃汪玉霞的苏月都知道要用包装纸接着,酥皮会一直往下掉,必须边吃边用纸接着,待月饼吃完了,无论大人小孩都还要把接到的碎酥皮一并倒入嘴里。”阮景文笑着对记者说。

烤月饼用的是七星炉,全部烧煤,底下生火,烤炉的师傅掌握火候,十分要技巧,七星炉上盖火的盖子重达1.5吨,光每天早上出的炉灰就有2吨重。

汪玉霞的鼎盛时期是1989年到1991年,有一年中秋节那个月,25天卖了600多吨月饼,销售额高达800多万元,纯利润300多万元,工厂200多职工两班倒,通宵连轴转,还要请200多临时工。最开心的是,汪玉霞工人当月每人都领到了2000元的奖金。

不过近年来做苏月中也增加了机械的步骤,像人工开酥变成了机器操作,传统的苏月惯用的猪油也淡出市场,味道也有所变化。“年轻人很少能动手做了,都不大愿意学这个。”阮景文无奈地说。

传统派曹祥泰

百余年来坚守古老配方

图为:曹祥泰的月饼模具

昨日,记者在武昌司门口看到,曹祥泰的店面坐落在长江大桥下的闹市区,而往里走则是1000多平方米的大厂房,显示出曹祥泰传统前店后厂的格局。

曹祥泰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开业的,由小摊贩发展成为武汉数一数二的大杂货店,还是兼有机米厂、槽坊、肥皂厂和钱庄等相当规模的企业。武汉曹祥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耀武介绍,在2001年,曹祥泰也如同其他老字号企业一样,开始改制,走了的员工分走了一大笔资金,而股权则被分给了留下来的老员工。所幸的是,目前还运行得不错。

今年58岁的林汉桥,1977年从武汉第二商业学校糕点专业毕业后进入曹祥泰,即便是科班出身,他也做了2年的学徒,从上炉子开始学习,一点点做到了现在的烘焙大师傅。

三分案板功、七分炉火功。林师傅介绍,要做好糕点首先学的就是烧炉子。当年做月饼烧炉子是门手艺活,当时用的炉子叫广炉,类似于现在烤披萨的炉子,底部烧火,通过炉膛传递热量,还要用长长的撬棍来转动烤盘,凭的就是腕上的力气跟技巧。当时也没有温度计,要控制火候只能靠手来感应温度。后来才渐渐发展成了转炉,烤炉中多了转盘,受热更均匀,与现在的烤箱较为类似。

林师傅忆起当年做月饼的时候,一条长案上四个人对着做,和馅料、和面忙得不亦乐乎。而关键还是得由老师傅把控,面皮、馅料的量,多一分少一点,口味就大不一样。“豆沙、莲蓉、冰糖,火腿、五仁、果仁,这些都是我们的招牌口味,传统味道失传不了,这是文化的传承。”林汉桥对记者说。

而武汉曾经也有自己的主打款月饼,老汉派月饼叫做“汉帮”月饼,硬皮硬馅,馅料以冰糖、五仁为主,外皮使用的是麦芽糖稀,越放越硬,是不少老武汉人的心头好,不过在广月、苏月渐渐打开市场之后,也渐渐淡出了武汉市场。

这些年曹祥泰的月饼也还是有一众铁粉,只要到季节便会自发前来。除了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之外,用喜饼模具制成的大月饼也广受欢迎。大月饼分广月、苏月,约有六寸大小,中秋节时全家人分食格外有过节的氛围。“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也许会骗你,但是舌头绝对不会骗人。”林汉桥说,在曹祥泰130年的历史中,坚守老配方,所有工序都严格按照传统,就为了保证口味纯正。

创新派扬子江

包容兼蓄打造鄂式品牌

图为:扬子江月饼新鲜出炉

昨日,记者来到武泰闸扬子江公司,厂区不怎么气派却一片繁忙景象,一箱箱月饼正在整箱搬上大货车,准备运往全国各地。一年2000吨月饼销售量,公司的技术总监周辉年仅37岁,却有20多年的从业经历,他15岁就从事糕点行业,师从武汉糕点名师李良庆和酥糖大师王玉蓉,见证了扬子江从小小的法饼做起,到现在引领食品行业的全过程。

超市里扬子江的苏月大行其道,被不少武汉市民认为是本地老月饼。苏月必须靠纯手工来做,醒、揉、捏、擀、叠、压、起等,一个月饼工序有十五六道,这样才能有千层叠起、薄薄如纸的效果。周辉表示,这是机器制法无法达到的效果。苏月和广月,一直是扬子江旗下的两种主打月饼品类,尤其是苏月,用油纸包装,一下子能让人找到乡愁。

不过今年扬子江又有新的尝试,鄂式提浆老月饼的推出,是对鄂式月饼的探索之作。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甚至滇式月饼、川式月饼都在月饼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鄂式月饼没有代表特色,一直是硬伤,扬子江希望打造一款汇集全国各地优点的月饼,来集中展示湖北的包容兼蓄,这款鄂式老月饼便应运而生。

据周辉介绍,今年首创的鄂式提浆老月饼是根据传统月饼制法加以改良,以广式月饼为基础,融入京式月饼提浆技术。相比广月,新鄂式月饼糖分含量低,口感更佳,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工具上的优化是周辉感到的今年最大变化,原来做月饼全凭手工,一个中秋下来,光月饼模具都能敲坏几块案板。现如今,机器更多地应用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过为了保证口感,扬子江的苏月还是由300多名师傅手工制成。

西洋派仟吉

西式糕点融进中式月饼

图为:陈科为月饼测温度

昨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黄陂武湖的仟吉工业园,看到偌大的厂房十分气派,几条先进的流水线生产的是颠覆传统的西式月饼。

今年30岁的陈科虽然是85后,却掌管着仟吉所有月饼的新品研发。“我的爱好就是走到哪里就品尝当地月饼,回来后自己琢磨怎么创新,老婆都说我身上都是奶油味。”陈科笑着对记者说。

陈科作为研发部新产品研发负责人,基本上仟吉所有的新产品都要由他来把关。整个研发部有20多人,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针对当今年轻人的喜好,在传统月饼中融入芝士、果酱等法国元素,让月饼有国际范。有时为了开发一种新月饼,他要品尝100种月饼。

将西式糕点引进月饼烘焙,仟吉走在了行业前端。陈科说,从原料上融合的有提拉米苏月饼,用传统的广式月饼包裹着意式经典甜品,浓缩意式咖啡、马斯卡彭芝士、鲜奶油、可可粉、顶级莲蓉,西为中用表现得十分到位,已成为仟吉月饼的代表之作。

而另一大热门炭烧月饼则是从制法上有所不同,因炭烧月饼的外皮酥松,底厚且周边薄,采用锡纸包裹烘焙,受热更均匀、全面,还可固定形状,这类月饼很受市场欢迎,年年脱销。

陈科和他的团队曾尝试过用襄阳特产大头菜来做月饼馅料,不过因为原材料无法量产而作罢。像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今年就研发了30多款月饼,最终能与消费者见面的仅占到20%-30%。

陈科透露,为了打造出更好的产品,到各地去学习取经已经是常态。例如今年主推的吉士奶黄月,就是去年消费者反响很好的一款产品,源自于香港半岛酒店的知名产品,又进行了改良,更适合本地人的口味。

又讯:

武汉人中秋要吃掉5000吨月饼

盘点今年月饼市场“七宗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传统佳节。昨日,湖北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岳以干预测,今年中秋武汉人将吃掉5000多吨月饼,比去年增长10%。

今年江城月饼市场在价格、品种、营销等方面有哪些新变化?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最本土

本地品牌占市场八成

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辉煌,在全国都排得上名号的武汉食品业,遭到了广东、江浙等地外来食品企业的强大冲击。一时间,武汉本地食品市场几乎被外地品牌占据,汉产月饼风光不再。

不过今年武汉本地食品企业并未彻底沉沦。一些本土企业引进月饼生产线,并随着中商、中百、武商等商超,广开销路,一路成长。现如今,武汉市场每年月饼有5000多吨的产量,扬子江基本上要占到一半的份额,还远销省外,表现出众。

此外,酒店月饼也占领了月饼行业的一席高地,长江大酒店的月饼礼盒一度成为很火爆的馈赠佳品,还一度催生了“月饼票”黄牛党,成为江城一景。

经历过市场浪潮洗礼,走过低谷的武汉月饼生产企业愈发成熟。在武汉,包括扬子江、汪玉霞、曹祥泰、仟吉等多家本土企业,占据了近八成市场份额,市场的大头都被本土品牌月饼生产企业占据。

省食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武汉月饼市场,来自浙江、广东、四川等地的月饼逐步减少,而鄂式月饼正在崛起。扬子江公司,今年还推出了一款鄂式月饼,力求为武汉市民找回点老汉味。

最亲民

百元左右礼盒成主流

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增加,月饼厂家利润也在降低。记者昨从湖北食品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武汉月饼价格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记者走访时也发现,月饼的礼品属性正逐步减弱,产品结构多有调整,中低价位占据了主流,大众消费成为重点,月饼礼盒多以200元左右的为主,百元内礼盒也不在少数。不仅如此,刚刚上架10来天的礼盒装已经开始打折,记者在某大型超市看到,前几天身价还高高在上的月饼礼盒,换上了促销价签,是之前销售价格的3至4折,不过多以外地月饼礼盒为主。 在沿江大道附近一家星级酒店大堂内,负责售卖月饼礼盒的服务员王女士告诉记者,早在7月该酒店就开始销售月饼礼盒,有198元、228元和398元3种,198元的销量最佳,已经售罄,但是398元这种存货量一直居高不下。

记者从多家星级酒店了解到,今年的月饼告别豪华包装,往年繁复的包装少了,多数走简约路线。扬子江、汪玉霞、曹祥泰等企业也表示像简装的散装苏月,就因其朴素的外包装深受武汉市民欢迎。而用牛皮纸盒的成了不少走复古路线老月饼的标配,不少市民购买时表示这样朴实无华的外包装看着舒心,买得也开心。

最创新

混搭风盛行月饼圈

“千种月饼得有千个面孔,今年月饼生产企业从品种到原料都得努力创新外,积极迎合消费者。”岳以干告诉记者,年轻人渐成主流消费人群,更热衷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促使月饼生产企业也在积极转型。

越来越多的月饼制法被引入,像这两年商场超市里随处可见的港式冰皮月饼、日式桃山月饼,都是从饼皮上做文章,渐渐也为武汉市民喜爱。

用草莓、哈密瓜做月饼馅不算稀奇,现在芒果、蓝莓、蔓越莓等水果也成了常见的月饼馅,还跟乳酪、果酱等搭配,走的是混搭风。甚至莲藕也跟桂花配在一起,被良品铺子做成了小清新式的月饼,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最小巧迷你包装适应新需求

记者在汪玉霞店看到,如今的月饼制作越来越小巧,最小的黑麻月饼仅35克,几乎可以一口一个。仟吉的炭烧月饼、奶黄月饼、苏月也基本在35至50克不等。扬子江的苏月也都是50克一个,而以前厂家的单个月饼重量一般在125克以上。“现在消费者吃月饼讲求少吃、精吃,所以针对消费者这一需求,我们今年开发了许多新品种的迷你小月饼,让消费者品尝到更多美味。”仟吉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年轻人喜欢吃迷你月饼,品种吃得多,口味不一样,传统食品也要时尚化,如果不转变,是跟不上市场变化的。武汉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付振声表示。

最复古

老品牌推纯手工月饼

今年武汉月饼市场上,扬子江、汪玉霞、曹祥泰等厂家还推出各类手工月饼,受到武汉市民普遍欢迎。

面皮人工制作,馅料也人工调配,包月饼也是人工包,连烘焙的炉子都是以前的土炉子烘烤。近期,汪玉霞新推的一款黑麻苏月,制作工艺全部是人工,口感和流水线生产的月饼不同,更加有嚼劲。

今年扬子江的五仁月饼也坚守传统配方,以手工拌馅,使得果料不至于过度粉碎,吃起来有浓郁的干果香气,保证了口感。扬子江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人工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是值得的。

曹祥泰更是用上了几十年前的喜饼模具来做月饼,广月、苏月都有,麦穗、齿轮、葵花这样有历史底蕴的花样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

最个性

月饼也流行私人定制

前不久,天门一家建材市场专门找到扬子江预订一个超大月饼,直径3.6米,重达几千斤,可供两千多人同时品尝。扬子江公司相关负责人徐祥松介绍,像这样的超大月饼订单几乎每年扬子江都会接到,几乎成了扬子江的特色产品。

据介绍,现在私人定制月饼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比如有的新人结婚预订小月饼作为伴手礼,馅料选择豆沙芝麻馅,寓意甜甜蜜蜜,芝麻开花节节高,月饼上还可以雕刻上新人的名字。

最便捷

跨地域网购月饼尝鲜

随着网购的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的特色月饼也被吃货们口口相传,被人所熟知。而电商也看准了这一点,网购月饼也成常态。

淘宝网上,源自香港的大班冰皮月饼、元朗荣华广式月饼、奇华饼家月饼等的销量也十分火爆。在淘宝进口月饼专场页面中,泰国月饼显得格外抢眼,金枕榴莲月饼、蔓越莓莲子月饼、抹茶红豆月饼都是特色口味,引得不少爱新鲜的市民下单抢购。

网购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像广式月饼因历史悠久制作精良也有很多人喜爱,广州酒家、莲香楼、醉香楼等知名品牌月饼销量也不错。流行于江浙一代的榨菜鲜肉月饼,也因为网络销售拉近地域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