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要闻

武汉水上交通待再破局 “一船游遍三镇”尚需时日

发布时间:2015-05-04 10:06:51来源:SRC-11

  乘坐轮渡是不少市民的一种过江方式。本组图片均由长江商报记者傅坚摄

  仅长江开通客运航线,客运量仅鼎盛时1/10

  武汉水上交通待再破局

  长江商报消息(记者 徐靓丽)素有“江城”之称的武汉市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166个湖泊坐落其间,水域面积约占到全部面积的1/4,城市人出行、货物运输都绕不开水。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出行依仗的是船只等水上交通工具。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水上交通逐渐成为配角。目前武汉仅在长江开通了11条客运航线,客运量只有鼎盛时期的1/10。今年4月,新的硚口码头建好,但也仅用于汉江游航线停靠,而众多的城中湖尚未开通一条客运航线。在追求快捷出行的当下,武汉市水上交通将要如何发力?

  辉煌历史

  水上交通曾是过江主力

  “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 清代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描绘了当时武汉码头的兴盛和发达。据史料记载,被外国人誉为“东方芝加哥”的武汉,码头一度多达200多个,码头的工人有5万多。19世纪60年代,汉口被迫开埠以后,清政府在武汉三镇设的内陆关卡一并撤消,建立了以汉关为基础的江汉关。繁盛的贸易在一个水网密布的城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码头,渡船也成为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不少老人甚至记得,1949年5月解放军进入武汉以后,全都是从武汉关等沿江码头乘船过江。

  在20世纪80年代,渡船也是当之无愧的过江交通主力。长江商报记者通过查阅武汉轮渡的历史客流记录看到,武汉轮渡鼎盛时期一度拥有客运航线18条、渡船48艘、年客运量1.4亿人次。老一辈的人们多半都还记得在码头排长队等候坐船过江的感觉,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轮渡人会毫不夸张地说,越是到年节,轮渡人越是忙得不可开交。

  轮渡公司的老员工回忆,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武汉的长江上只有一座长江大桥,公交线路也少,市民过江多半依赖渡船。1980年代,从汉口粤汉码头往武昌武钢红钢城的船,由于武钢的工人太多,甚至发明了用挂钩将自行车挂在栏杆上的做法。一旦起雾船只暂时停航,复航时需要至少启用五艘1500客位的大船才能缓解过江的客流压力。

  而在过江的货运方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汽渡有3条航线,鼎盛时期日渡运各类货车2万台次。1983年6月6日,武汉首条汽渡航线——汉口三阳路至武昌月亮湾通航。1987年5月,汉阳锅厂至武昌鲇鱼套汽渡航线通航,缓解了汉阳、武昌两岸的货车过江难问题。1996年4月,为支援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沌口至洪山西湾的汽渡航线通航。

  尴尬现状

  轮渡客运量仅鼎盛时1/10

  对常年从事过江交通的工作者而言,越来越多过江通道的兴建,是水上交通逐渐从城市公共交通主力变为配角的开始。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武汉长江二桥1995年的开通,加上1998年洪水轮渡被迫停航月余,成为过江交通主力从渡船变为公交的转折点。此后武汉市陆地上的公共交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承担客运的轮渡逐渐缩小其运营范围,一度爆满的江岸至青山航线也因陆地交通便捷而最终取消。

  近两年,武汉市过江通道进一步拓展,地铁二号线连通汉口、武昌,过江只要4分钟;地铁四号线连通武昌、汉阳,过江只要3分钟。而传统的轮渡过江,加上候船及上下码头时间,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

  武汉市轮渡公司总工刘新航曾委托相关交通规划设计部门,对地铁开通后对轮渡的冲击进行了论证和分析,结论是“短期客流将会分流一成,远期会接近三成。”到目前,武汉市普通客运航线仅剩11条,营运船只有30艘,年客运量已不到1200万人次,年客运量还不到鼎盛时期的1/10。

  轮渡客流量逐渐减少,汽渡更是仅剩一条航线。长江商报记者从武汉市相关部门获悉,2000年,白沙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货车允许通行,车辆改走大桥,当年12月,沌口至洪山西湾汽渡航线退出历史舞台。2010年,汉阳锅厂至武昌鲇鱼套航线让位于鹦鹉洲长江大桥建设,宣告停航,目前大桥已经通车,但汽渡码头已经无法恢复。

  武汉市目前仅存一条汉口滨江苑至武昌鲇鱼套汽渡航线,日渡运小汽车、电动车3000多辆,其中电动车的渡运量过半。

  发展机遇

  水上旅游航线增多

  今年4月,位于武汉市月湖桥下的硚口码头启用,用于汉江游航线停靠,汉江石榴红村客运观光航线启动后,该旅游航线也会在硚口码头上下客。

  长江商报记者在汉阳国际博览中心看到,国博中心码头也即将完工。这座码头也是目前武汉市内最大的码头,布置两个500客位游船泊位,兼顾轮渡泊位,泊位总长度189.05米,占用岸线200余米。码头采用浮式码头结构形式,钢引桥采用Y字形布置,陆域与趸船之间由固定引桥、承台、提升楼及活动钢引桥衔接,行人在坡道上通行非常舒服,也适合电动车、自行车通行,码头配备两艘趸船。

  武汉轮渡公司副经理张德顺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轮渡已经开通的桥梁观赏航线可以停靠国博码头,但暂时不允许乘客下船。武汉市内无论是从汉口到国博还是从武昌到国博,搭乘公交不仅需要转车,还得忍受堵车,而开车前往国博也面临着堵车、过桥费等难题。可以说如果开通水路交通前往国博,无论对参展方还是对市民都是一个利好。

  张德顺表示,一旦国博码头投入使用,轮渡将尽快向管理部门申请开辟航线,从现有的中华路等码头开辟航线前往国博中心。同时,也将承担大型展会期间疏散大密度客流的作用。从国博码头乘船到位于武昌江边的中华路、到位于汉口江边的武汉关,水路时间均在半小时左右,极为便捷。

  除了长江和汉江,武汉市还在国内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开通了6条观光航线,游船不仅可在东湖风景区内往返,还有航线连通沙湖。

  不过,尽管市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但武汉市区目前尚没有在众多的城中湖里开通客运航线。“能开游船为什么不能开客船?”武汉市民刘先生说,以东湖为例,作为武汉市二环线一段的水果湖隧道已经建成通车,连接光谷和徐东地区的东湖隧道也即将通车,但是公交均无法走湖底隧道,如果开通客运航线,可使东湖周边交通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