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要闻

公共场合瞎捣蛋搞破坏 有必要立法约束熊孩子吗?

发布时间:2015-03-20 09:27:05来源:

  连日来,一些市民提议,《武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应专门写一条:管管身边的“熊孩子”。

  百度给出的“熊孩子”定义是: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网友们界定“熊孩子”为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熊孩子究竟有多可怕?看看网友们的惨痛经历吧:熊孩子会删掉你的存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甚至还死乞白赖地要抢走你心爱的漫画、游戏、玩偶……他们的叫喊声回荡在每一家饭馆和每一节车厢里……有网友说,熊孩子调皮不要紧,但太任性就是父母之过了。

  熊孩子三宗罪

  网友吐槽

  家住复兴一村的李女士,一提到孩子就很头痛。李女士坦言,家里五岁的儿子就是典型的熊孩子。她眼里的熊孩子有三宗罪:爱破坏东西、公共场合爱捣乱、不遵守公共秩序。

  李女士在汉口一家金融机构上班,先生是网络工程师。她坦言,平时两个人加班非常多,儿子是外公外婆带大的,也是三代人一起居住。李女士说,年后带儿子去看电影《爸爸去哪儿2》,他坐在椅子上拼命用脚蹬前排的小朋友,前排的家长很不高兴,当时场景让李女士非常尴尬,制止孩子后,连连向别人道歉。

  像李女士家这样的熊孩子并不是个例,在东湖高新上班的杨小姐说,她是2015年1月办的婚宴,当天婚宴上,有不少亲朋好友都带了孩子参加。由于熊孩子不少,现场有点混乱。四五个五六岁的孩子,从这一桌跑到那一桌,孩子们乱跑乱窜,打破了两瓶红酒和三个酒杯。可气的是,这些孩子的家长们却大多对此视而不见,也不好好管教一下这些熊孩子。小杨说,本来是大喜的日子,来的又多是亲友,“我总不能为此而翻脸吧”。

  李女士和杨小姐都表示,可以在《条例》中对未成年人的家长作出要求,在公共场所和其他社会场合管好自己的孩子。

  文明要从娃娃抓起

  老师建言

  家住汉阳的小学老师鲁小姐来电说,现在熊孩子确实不少,但孩子们还是天真可爱的,要从小在孩子心中播下文明的种子,让孩子成人成才。

  “文明其实无小事,对孩子来说,就是要从一些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让文明植入孩子日常行为规范中。”鲁老师说,一般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使用文明用语等。像她所在的红领巾小学,就有“美雅志愿者”,从“学业”、“环保”、“品德”、“身心”、“志愿者”等多方面,让孩子得到各种文明展示。

  鲁老师说,文明是个既抽象又具象的东西。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应该让孩子受到这种文明氛围的熏陶,尤其是家校配合要一致。孩子其实就是家长的影印机,所以家长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同样要求自己。

  鲁老师说,孩子小时候如果不能养成很好的文明习惯,年纪越大越难于纠正。有一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儿子,从小就是“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就不能正常的上学,最后连高中也没有考上。这样的例子还不是少数。

  先理解再改正

  专家建言

  熊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为什么在公共场合会有这样的熊孩子出现?亲子教育专家杜洺君说,5~12岁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重要阶段,孩子搞破坏、捣乱、不遵守公共秩序,其实都是想引发周围人和家长的注意和关注。不同的孩子,需要外界给他回馈程度也不一样。孩子通过外界的回馈,来逐渐清晰和完善自我。这是其一。

  其二,现在年轻父母多是双职工家庭,孩子多数是交由老人带大,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孩子如果长期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缺乏亲人给他关注的回馈,孩子到一个特殊的时间和空间里,就会做出一些异常的言行,来引发关注。这其实是渴望被关注和被爱的表现。

  杜洺君说,家中有熊孩子,家长该怎么办呢?首先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理解了之后,言行上给予孩子更大的关注,孩子的行为是一个SOS求救信号。“看到熊孩子的异常言行,要跟孩子说:我看到你了,我听到你了,我感觉到你了。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理解,从一个好的角度引导孩子。言行上给孩子更好的互动。孩子的行为会自然纠正。”

  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本身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特别需要榜样的力量,而模仿的第一个人,就是父母。孩子会学习家长处理矛盾的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管理情绪的方法、社交关系的维护。所以,家长真的不要轻易怪自己家的熊孩子,更不要去和别的孩子比较,多一份耐心,也要多一份自省。

  杜洺君最后表示,通过立法明确监护人的责任与义务也很有必要。因为从根本来讲,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