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芳 通讯员侯庆 叶舜 陆慧
他们的专业名字听起来真是“土得掉渣”,什么水产养殖、采矿、物流等,进校时生源大多靠调剂,硬着头皮学习的新生们有“被发配”的绝望感。没曾想,4年过去,在这样一个求职季,当初的冷门专业在招聘会上“华丽丽”地实现“逆袭”:这些专业的学生根本不担心就业,只是发愁,到底选哪家公司好呢?
“捡垃圾”专业:人手至少2个offer
上周在武汉纺织大学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拿到了两三个offer,让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羡慕嫉妒恨”。
回首四年前,刚进校时对再生资源专业不了解,全班同学都感到失落。一些同学甚至自我调侃,“我们就是捡垃圾收废品的。”
谁说“捡垃圾”专业没有春天?张世庆是纺大2013届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后改名资环科学与工程)的学生。去年7月22日,张世庆在格林美武汉阳逻分公司电废车间实习时,见到了习大大。
当时,习主席在格林美武汉阳逻分公司参观,得知张世庆是学再生资源科学的,还鼓励他:“小伙子,好好干。”
“习主席参观格林美公司,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资源循环、节能环保的重视。”张世庆说,事实也证明,这个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发展前景也很好。
如今,仅用了一年时间,张世庆已是格林美公司江西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李明说,这个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是教育部针对资源与环境等问题特设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从业人口达上千万,但专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比例不足1%。再生资源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与需求相差甚远,导致再生资源产业管理滞后和技术落后。因此,必须依托科技和人才,综合利用多种废物生产高附加值绿色产品,尽量避免二次污染,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
李明分析了专业面临的问题:社会了解度不够,许多人甚至不清楚这专业是学什么的,以为就是收废品或者捡垃圾等误解。这两年招生的情况并不好,最低的时候报考率只有10%,生源只能靠调剂。
化工学院分党委书记杜勇介绍,资环循环专业就业出路很广,化工企业、材料企业、洗染行业、校企合作的资源回收公司,还有北上广等发展很好的新能源企业等。今年6月已毕业的53个学生,就业率在95%以上,刚进公司月工资都在三四千元。“今年学校还成立了资源循环协会,就是为了普及专业的认可度,增强学生们的信心。”
“捡石头”专业:还没毕业全班达成就业协议
“一手拿锤子,一手拿罗盘,身上背个帆布包,头上顶着个破草帽,带着几个馒头做干粮,深山里一呆就是一天,看到有趣的石头就两眼放光。”武汉工程科技学院10级勘察技术与工程的李彬这样形容自己的专业实习。
回想当年从贵州凯里来武汉求学,高中同学得知自己就读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都感到吃惊,因为好多人不知道还有这么个专业。“还有同学问,你这毕业出来就是捡石头的吧?”李彬说,当初他报这专业也是亲戚推荐的,自己不怎么了解。如今,已经毕业一年的他,比当年学热门计算机、电子商务的高中同学工资高出一倍。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主任杨坤光介绍,这个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主要培养从事各类资源与工程勘察以及评价、岩土钻掘工程、矿山、灾害整治等方面工程技术工作的人才。以前每年报考的人较少,除非家中有从事这方面职业的人。今年该专业毕业生规模增大一倍,其中有十几名同学都是入校后重新认知转专业过来的,今年毕业的109人,截至目前,21人考上研究生,其余学生大四上学期全部达成就业协议,都有三四个单位挑选,就业率100%。
“送快递”专业:岗前培训时就开始挣工资
当其他专业同学在招聘会上挤得“头破血流”时,武汉商贸职业学院12级物流管理专业戴伟已经开始了岗前培训。这培训不仅不交钱,每个月公司还发2400元的工资,培训完,公司还出钱帮他考叉车证书。“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戴伟说。
来自孝感的戴伟表示,最开始报这个专业的时候,身边不理解的人都笑着说,学物流管理以后是不是当搬运工或送快递呀?戴伟说,他看到往年该专业比较优秀的毕业生,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为部门经理的不在少数,而且各方面工资待遇都非常好,坚决报了这个专业。
该学院名誉院长周建亚教授指出,物流专业人才是中国十大紧缺人才之一。中国现在有很多大型的专业物流公司,所需要的专业物流技术人才,从事的不是搬运工,而是负责物流作业管控、监督、协助市场拓展等。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专职教师陈英华介绍,这个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2010年成为湖北省重点专业。今年毕业480人,学院将所有学生推荐给4A级以上物流企业。每年都会有20多家校企合作单位前来揽才,学生就业率在97%以上,对口率在90%以上。
专家:专业设置要对应市场需求
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分析认为,很多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望文生义”或者随大流报考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热门专业的学生扎堆,需求供给不平衡,学生就业难。
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专业“冷”不代表就业“冷”,往往还会因为人才的稀缺而成为就业最容易的群体,建议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除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外,也要参考市场需求这个就业市场“风向标”。
此外,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是随时变化的。考生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多方面了解情况,选择合适自身的专业,不要掉进“好专业”的陷阱。
(作者: 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