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张萌
武汉号称江城,必少不了江水的润泽。中国古人择地建城,置城池开市井,往往还要依据地形山势。武汉地跨越长江,汉口平卧在江北,地势开阔平坦,而江南则是武昌城,它与江北的地势迥异,得益于从地面隆起的大大小小的群山。
武汉人所熟知的洪山,由于在武昌古城之东,因而在南宋之前被称为东山。而湖北省境内还有另外一处大洪山,远在鄂中,与江汉平原上的武汉并不接壤。大多外地人抑或是本土的老武汉,也常常不能理清这两地同名的原因。为了区分这两地,武汉人给洪山送了一个“小”字,因此洪山在武汉也被叫做“小洪山”。
洪山得名于南宋,从蛇山中独立而出
蛇山从长江边抬头,与江北龟山对峙,然后一直绵亘到武昌城中心,山体一字排开,横贯东西,如同一条长蛇。三国时期,这条山被称为江夏山。当时这个小山脉,就因紫竹和黄鹤出名。
到北魏时期,神仙方术在楚地盛行,传说在这里“有仙人控黄鹄于山。”《水经注》中又把它称为黄鹄山,自此以后这条山脉上,从西向东依次分为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大观山、高冠山、西山、东山等几个山名。而洪山作为地名的出现,要等到宋代,这时东山才被改名为洪山。洪山与蛇山分隔于大东门。
“大东门外就是郊区了,是荒山或农田,连农舍都很少。50年代时,我从洪山走到街道口,武汉大学的牌楼那边只有一条碎石子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系教授袁继成对记者说。解放前洪山一带是一片荒山,道路崎岖。解放后经过历年规划修建、山南有广州军区总医院、湖北省农业厅和武汉锅炉厂,山的北面是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单位,与水果湖为邻。
洪山在南宋之前被称为东山,是因为它在武昌古城之东。据清朝人所著《湖北旧闻录》记载:“在城东十里许者,至宋末改名大洪山,实则黄鹄山之初阜也。”而湖北省境内还有另外一处大洪山,远在鄂中,与江汉平原上的武汉并不接壤。大多外地人抑或是本土的老武汉,也常常不能理清这两地同名的原因。为了区分这两地,武汉人给洪山送了一个“小”字,因此洪山在武汉也被叫做“小洪山”。
其实,小洪山名字取得也并不冤枉。因为鄂中地段的大洪山,相对于城市当中的山丘,实在是巍峨不少。大洪山横跨随州、荆门两地三市区(曾都、钟祥、京山)方圆足有35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达1055米。
记者查阅《武昌县志》时,发现了这一段换名的传奇,这两座山虽然没有地理上的直接亲缘,但是在“人情”上还是血脉相连。
“宋末,随数被兵,荆湖制置使孟珙,迁大洪山众,奉释慈忍断足及洪山寺额,并徙于此,遂沿呼洪山。”随州地界的大洪山地区,在宋代历次遭遇兵火,当地人不能忍受兵乱动荡,被迫迁移到武昌城东。当地的主持慈忍,在圆寂前断掉自己的双足,把双足留在寺内,他希望圆寂后还能为减轻乡人的疾苦而奔走。当地的官员孟珙,在组织人民迁移时,还带走了洪山寺的匾额,并在武昌城东的东山重新修建寺庙,挂上了这洪山寺的匾额。洪山由此而得名。
奇石岳松古迹众多,见证近代风云
洪山,在武昌的东面,距离现在的大东门约有两公里的路程。洪山为东西走向,最高海拔为115.3米,山体绵延1.7公里,南北宽约0.6公里。据湖北省图书馆提供的地理数据统计,洪山的投影面积约有1平方公里。
这样的面积,在古代以城池为中心的规划设计中,不得不是一块有利的驻防之地,是城市的军事要塞。在现代社会,城中山的绿化功能更加凸显,提升了城市景观美感,能在拥挤的城市中,天然地辟出一块休闲之地。
“洪山的独特之处在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洪山上存有很多处前人留下的古迹,特别对于近代史来说,更是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政治的风云变化。”袁继成说。
洪山还是武昌通往鄂东南的要道,明末张献忠进军武昌时,首先占领洪山,进而夺取大东门。辛亥革命以武昌为首义之地,起义军从中和门(即起义门)攻入武昌,占领蛇山、洪山,以此为据点,炮击总督衙门,撼动了当时的清廷。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进攻武昌时,洪山是北伐军的炮兵阵地。
记者在初秋登上洪山,从施洋烈士公园大门进入,刚一越过公园牌坊,便见绿树森森。除正中台阶外,左右都有蜿蜒的石板小路上山。上至山腰,向东走是一条林荫观景道。此时,马路上的车马喧嚣早已被蓊蓊的绿树挡在山外。林荫大道北侧,可以看见巨岩裸露,这与武汉市内其他山迥然不同。
“洪山之巅多奇石”,记者查阅史料发现,古人早就看重了这一点。
宋庆元元年(1195年),荆南参军赵淳在山上建有东岩阁,并把《东岩阁记》刻在上山巨石上。他还根据奇岩怪石的形状,把洪山上的石头分别命名为:云根、云扃、飞雪、栖霞、半霄、清啸、爽垲、巉石、翠屏、堆云、狮子峰等。如今,在洪山宝塔西边的山腰处,还存有摩崖石刻。绕过洪山宝塔,顺山路而上,百步左右,就可以看见一块刻有“寿泉”二字的巨石。
山上原有黄龙泉,白龙泉(史料记载在宝通寺大雄宝殿后)、圣僧泉,其中最著名的为白龙泉,据传说泉水常常涌起,汩汩如同乳峰,故又名乳泉。记者此次上山,多方寻找,也没找到这三眼泉,可能早已经湮没被封,无处可寻了。
此外,洪山上还有几株古松柏,又名岳松,传说为岳飞驻军武昌时亲手所植。到了明末,这些几百年的岳松或是被砍伐或是枯萎殆尽。现在能看到的古松,是清朝同治年间又在原址上补种的,长成后还被称为岳松。
沿着洪山山脊向东走,穿过观光亭,隔着一段水泥墙可以看到宝通寺飞起的屋檐。据山顶锻炼的老人介绍,本来此处直接通往寺庙后山,但数年前被隔断,游人只能悻悻地止步于此。记者决定,下山绕至宝通寺大门,再次探访洪山。
宝通寺金龙缠绕,天齐会看塔吃甘蔗
洪山在古代是一个“林涧甚美,风景尤胜”的地方。
袁继成对记者说:“洪山在唐代贞观年间,就建有弥陀寺和正心书院,相传是尉迟敬德的读书处。山的西南麓有唐代书法家李北海(李邕)的住宅,后改建为修静寺,李白曾居住在此。现在,这些古迹都已不存在了。”
宝通寺背靠洪山,前临武珞路,依山而建。《湖北通志》描述它为“邑之巨观”,是武汉地区四大佛寺之一。“其实,宝通寺相较其他寺庙而言,历史最为久远”,袁继成说。
宝通寺的东北方,有一座八面七层砖石仿木结构的高塔,名灵济宝塔,俗名洪山宝塔。按照佛寺的常规,大凡是塔则应建在寺庙的西边。由于宝通寺历经毁建,寺庙相对于原址向西边移动,而塔的位置并没有改动,所以在宝通寺的东北方。
塔高30多米,始建于元代大德十一年,塔顶高出洪山主峰。塔身矗立在绿树间,挺拔独秀,远远地就可以望见。“这座塔是武汉现存的最古老建筑之一了。”袁继成告诉记者。
记者从塔基处的圆形拱门进入,顺着逼仄的石台阶向上攀爬,塔内通道最低处,几乎要匍匐才能上行。塔内厚重的石台阶和石壁,早已被上上下下的游客,打磨得柔滑如玉了。
“宝通寺跟其他寺庙不同,是历代皇家的寺庙,因而规模建制就特别出众。我70年代去游玩时,还可以看见门前鼻钮纹龙,大殿金龙缠绕。”袁继成回忆说。古时常有文人慕名前来登塔,后来文人们给每层宝塔都取了个雅号:一柱擎天、二仪高下、三山半落、四顾茫茫、五云多处、六合清朗、七级浮屠。袁继成说:“洪山西麓还有一座古塔,原名兴福寺塔,现在通常叫做无影塔。此塔最有特色之处,是偶数分层,结构特殊。”
现在看到洪山宝塔的外形,是同治十三年重修后改动的。此前洪山宝塔每层飞檐和护栏都是木质,经维修后均飞檐改为石质,护栏改为铁铸。
武昌民间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有游洪山踏青的习俗,民间和寺庙在这一天举办庙会,称为“天齐会”。山间游人如织,沐浴春光,寻芳观景。这一天又被称作甘蔗节。民间歌谣:“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
1938年4月,日军侵袭武汉,武汉警备司令部以“国难严重,空袭时闻,为策人民安全起见”,明令禁止办庙会。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甘蔗会从此失传。
“洪山的变迁一直与武汉的历史息息相关,只是近年来它慢慢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风头被龟山、蛇山、珞珈山抢去。论起景色名胜来,洪山真不一定输给另外三座山。”袁继成说。
洪山上的施洋塑像。 本报记者 张萌 摄
洪山宝塔。
1881年江夏县志地图。
(作者:王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