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g!昨天大盘呈现震荡整理走势,上证指数日K线以十字星报收,当日最高上冲到4444.41点,在股民中间一片哗然。有的说这是“无聊的点位”;有的说“很有娱乐性”;有的说成是“4444”魔咒。不管是啥,反正现在大盘仍然属于强势多头行情,要不怎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炒股队伍呢?
停不下脚步的疯牛,吸引了广场舞大妈、农民工、退休的爷爷奶奶、学生族等此类很多之前不炒股的投资者入市,而这批“第五代股民”中,又以90后新股民最为抢眼。此轮牛市赚钱效应的巨大诱惑,是否会影响这群“小鲜肉”的工作和生活呢?他们的炒股逻辑如何?听小编给你八一八吧。
本内容由【最武汉】独家整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最武汉】微信:zuiwuhan01
第五代股民的个性标签:一是年纪普遍轻轻,只经历过行情上涨,未经历过熊市考验;二是这波行情收益还不错,股市创富神话仍在发酵;三是真正懂股票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在亲朋好友赚钱效应下盲目入市;四是因为不懂,所以任性,胆大敢玩,加杠杆,手法够彪悍。
中南财大,一个班七成男生炒股
牛市来了,金融专业的学子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班有20个男生,现在有15个在炒股,几乎都赚了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刘嘉奇说。
刘嘉奇是金融学院小有名气的炒股激进派。去年11月,股市还在2800点左右徘徊时,他看到券商股天天涨停,预感到一波大牛市行情要起来,果断入市,助攻券商股。A股冲上4000点,很多人高呼泡沫来了,但他认为这波牛市是因券商股而起,上个月他还利用之前注册的融资融券账号,从证券公司借钱,加了1.3倍的杠杆来炒股。一时之间,他成为同学中的牛人,经常有其他院系的同学来求他荐股。
杨刘名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股分析协会的负责人。他高中就开始炒股,曾经历过2009年的大跌。最近他卖掉了手里的股票,简单算了下,半年收益率达到200%。
张钰,股龄5个月
21岁的她就读于武汉的一所大学读大三。今年开年,她在证券公司开了户成为股民。炒股的资金是一年的生活费——1万元。张钰平时短线操作为主,买股票主要靠家里人指点,每天会关注财经新闻,了解时事,做一些笔记,现在主要关注互联网题材的股票,目前账户已小有盈余。
张钰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起股市,很多同学跟她一样,也是受父母亲戚炒股影响加入进来的,不过大部分同学比较有主见,喜欢自己做分析判断,相比父辈传统保守的打法,身边同学更多的是喜欢自己找师傅,操作上常追热点做短线。
做理财笔记比做功课还用功……
罗瑞,股龄两年
1991年出生的罗瑞在大二那年暑假开的户,父母很支持,还赞助了第一笔投入资金8000元。这两年炒股也小赚了一笔,累计盈利有1万多元。今年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拿到的第一笔工资就投入股市了。
说起炒股习惯,罗瑞说最不喜欢与父母讨论股票。“和朋友讨论股票倒是没问题,人家不会来干涉你的操作,大家可以互换意见。父母不一样,有时候他们会‘指导’你买卖。”他平时喜欢看股吧,新浪的、东方财富网的,还有淘股吧,说那里有牛人跟着靠谱,另外也关注了很多炒股牛人的微信号。
佳佳,股龄六个月
90后佳佳是个富二代,父亲给了他一个资金量100万元的股票账户让他操作,他不得不每时每刻盯着电脑。第一次打开交易软件时,他连K线图都看不懂,一见红红绿绿的“柱子”,眼睛就发花。无奈,他一口气买了很多书。他说,现在很想系统性地学习股市的知识,“如果哪个证券公司开一个这样的班,我马上去报名!”
不少学生平常都会跟室友一起分析股票走势
宇茜,股龄两个多月
宇茜炒股,原因很古怪!听说股票行情很好,而且炒股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力,每天需要准时准点地看盘,更重要的是炒股的人记性都很好,于是,宇茜一头栽进了股市。
宇茜说,现在手上的资金少,就当练练手。她现在还关注了很多股票微信号,每天阅读各种炒股经验。虽然股龄没几天,但宇茜已“自创”出一套炒股方法:每天看星座日历,如果哪天的理财指数比较高,她就买;理财指数低了,就卖。
行情不好时也会很崩溃
【经济尚未独立,主要任务仍是学习】
股市行情瞬息万变,炒股需要看盘,看盘势必分散精力。如果大学生进入股市,必然要分心,也就无法专心听课,即便是炒股很有收获,很难保证学业不受影响甚至挂科。试想,指数上上下下,学生的心能够保持淡定么?一旦迷恋股票,炒股的钱从哪儿来?要么节衣缩食从嘴巴上抠,要么厚着脸皮跟父母亲要,势必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
对于现在的90后新股民,小编只想说,在你大把大把赚钱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过分痴迷于炒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就得不偿失了。股市有涨就有跌,现在炒股赚了钱,也不要因此丢掉脚踏实地的初心。(资料来源:楚天金报、今日早报、中国经济网等)
(作者: 编辑: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