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佳
杨汉军牺牲那天,留在武汉发展的新毕业大学生李波,拿到了钥匙。三天后,他住进位于武昌沙湖附近的人才公寓。
上月中旬,李波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偶遇前来暗访调研的杨汉军,两人作过一番虽然短暂、却令他印象深刻的交流。18日,记者辗转找到李波,再次聊起当时的情形。
李波现在一家体育企业工作,他说,很遗憾,杨部长不知道我们已经住进了人才公寓,“那是他生前多么关切的事情啊”。
攥紧钥匙为未来盘算时,小伙子并不知道,为他们能尽快住进人才公寓操持的那个人,已经不会再醒来
18日是星期五,夜里的沙湖边灯火辉煌,记者走在团结大道上,去见来自贵州的小伙子李波。武昌城区中心的这条大道,串起了湖北大学、秦园路和沙湖,大学、美食、美景,人才公寓设在这里再好不过。友谊大道318号的尼斯酒店就坐落在这里,通过改造后,酒店拿出最好的中间楼层,作为人才租住专区交付使用,李波住在3楼的一个房间。
对于李波而言,这个地理位置尤其让他感到满意:他在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公司距离酒店不过几站路。记者走进李波入住的40平方米单间,只见大床、电视、厕所等一应俱全。打开空调,李波说,物业费、水电费全免,租金也比周边低,相比他住过的合租房,单间让他拥有了私人空间。
这套房子,是武汉市同一天交付使用的300多套人才公寓之一。李波和其他拿到钥匙的同学,打开房门的瞬间可能并不知道,作为人才公寓实际推动者之一的那个人,已经不会再醒来。
这个夏天,李波刚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目前已顺利落户武汉,并且打算扎根武汉发展,“从申请到入住,只用了一个月”,李波说,武汉市这么高的效率,政策这么实在、给力,真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上个月,李波听说武汉会集中推出一批人才公寓,专门给自己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居住,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7月13日他赶赴武昌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学生服务专窗,提交申请材料。
就是那一天,就在那个窗口,他见到了前来暗访的杨汉军。
今年7月,杨汉军(左三)调研武昌区政务服务中心时与留汉大学生交谈(资料图片)
“人才公寓这么快从一个政策理念变成年轻人入住的现实空间,这个过程里头有着杨部长付出的大量辛劳”
武汉市招才局的一份工作纪要,记录了暗访行程,李波的电话也记在里头。杨汉军牺牲后,记者走访市招才局,无意中翻到这份纪要。
坐在簇新的公寓房间里,李波回忆起那天的情形。
“我是上午9点钟左右赶到窗口的,排队的都是我们这种年轻人。其中,有位中年人站在我前头一位同学的旁边,很精干、很和气的样子。我捡了个耳朵听了一下,得知他是前面同学的亲戚,陪他一起办手续。”李波说。
轮到李波递交材料时,中年人走过来,与他聊了起来。“他问我在哪里工作,什么时候、从哪个学校毕业,学的什么专业,老家是哪里。他听说我老家是贵州遵义的,连说是个好地方。”李波说,问话的中年人很和蔼,就像一位长辈。
拿到申请回执单后,李波正准备离开,另外有位干部模样的人士走过来,要了他的电话,说是还要回访关于人才公寓方面的一些问题。
“我一直以为,那个中年人真是那位同学的亲戚,我真没想过他会是武汉市的组织部长!原来他是有意掩去身份,实地调查、掌握情况来的。”李波对记者说。他打开手机,搜索到长江日报报道《永远有颗狮子般的进取心》,凝视杨汉军的照片,连说“就是他、就是他”。
接着,李波放下手机说:“要不是你们,我这个当事人,还真永远不知道那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钥匙这么快到手,人才公寓这么快从一个政策理念变成现实空间,虽说是各个环节合力推动的结果,但于我而言,算是明白了一个内情——这里头有着杨部长付出的大量辛劳。”
今年2月,武汉市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随后出台九条政策,适时推出了人才公寓配租措施。
对人才办证流程,杨汉军提出简化再简化。他的进取精神感染着这座城市的年轻人
那个承诺过的回访电话,也不是说说而已。
李波翻开手机记录:8日,网上发布了武昌区首批人才公寓配租登记名单,自己的名字列在其中。“当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武汉市招才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的,问我有没有上名单,中途有没有遇到什么梗阻。我都一一如实作了回答。”
通完话李波才缓过神来,这是那天窗口留电话后,对方的“钉子回脚”。
接到回访电话的,还有另外3位大学生。通过市招才局,记者还原出那天的“真相”:去之前,杨汉军约了3名高校毕业生到窗口,自己以学生亲戚身份出现,为的是切实体验大学毕业生办理落户、申请人才公寓和创业工位等手续的全流程,李波是杨汉军偶遇的“走访对象”。
事后,市招才局的工作人员按照杨汉军的要求,收集了这4位同学的基本资料,并跟踪他们申请事项的最新进展、最终结果。
9日下午,也就是杨汉军牺牲当天,工作人员将这些信息通过短信汇报给他,但久久未收到回复。
这些天,记者通过多个渠道了解到,为尽快推出人才公寓,杨汉军多次实地调研。他不看样板间,而是细查毛坯房;设计人才公寓,他要求设身处地,多考虑年轻人的需求;对办证流程,他希望简化再简化,力推“网上办”。
“武汉推出人才公寓,是最吸引新毕业大学生的政策之一,是打造我们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一定要大力推、快速推。”杨汉军生前反复强调。
站在公寓窗边,李波轻轻拨动窗帘,望着楼下喧嚣的街景,小声地说:“真遗憾,杨部长不知道我已经住进来了。”
李波说,我们年轻人,将同这座城市一道,怀着狮子般的进取心,继续坚定地、健美地向前奔跑。
(作者: 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