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届政治教育系毕业照
2017届本科生千人毕业大合影
时光荏苒
距1957年转眼已是六十载
六十年来,华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荒山野岭到绿树成荫
从建筑稀疏到层楼叠榭
……
现在让我们随刘文君老师的老照片
来看一段毕业季的穿越
梦回1957
1
重走桂中路,忆往昔
如今桂中路绿树成荫,草木茂盛。
然而在多年前,却并没有这等苍翠繁荣之貌。
图源:校史馆
在1956年华师刚刚迁址到桂子山时,这一段距离仅仅只有一条从农田里踩出的羊肠小路那么宽,泥泞难行。当时学院发动学生奋战,才有了一条碎石小路。
1957年的华师,一片荒山野岭。
1957年桂中路
四位年轻的姑娘即将走向社会
2017年桂中路
两位1957年毕业的老教授 与 两位2016年入学的志愿者同学
1957年西区宿舍
右后方是二栋学生宿舍。当时女生住在二栋。
2017年西区宿舍
刘文君老师和年轻学子们一起走在桂中路上
2
一号楼,相伴六十年
1957年华中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就是如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
1957年政教系毕业留校工作的共8人,目前在华师还健在的还有4人:
93岁的胡超(左2);82岁的冯化吉(左1);81岁的刘文君(右2);84岁的林树德生病住院未到;当年政教系毕业,后来在马房山中学任教的80岁的梁惠金(林树德的夫人,右1)。
其余4人中,李本先、傅凤英、季统祥已去逝;刘松稳留校不久就离开了华师。
当年没有学位,更没有学位服
毕业季的穿越
爷爷奶奶辈的学士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门前
刘文君老师笑称“六十年没离开这栋大楼”
1957年
2017年
3
二号楼,承载青春记忆
一、二号教学楼(即马院和文学院)是华师仅有的两栋琉璃瓦大屋顶的建筑。古色古香,建筑外观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是华师校友回校能够找到的寄托。
西区一、二栋宿舍楼之间的花坛(背景为二号教学楼)。因一号楼比较偏西,二号楼就成为当年最好的拍照景点。
图中均为政教系1957届三班的同学们。
1957年
二号楼(文学院)西侧
2017年
四位老教授与马院青年志愿者合影。如今林木葱郁,二号楼只露出了一点琉璃瓦的屋顶。
1957年
刘文君老师最喜欢的一张大学时代个人照
2017年
如今从这个角度看,二号楼已经全被桂中路茂密的树林遮住了。
1957年
政教系1957届三班的同学们
2017年
刘文君、梁惠金两位老师与马院青年志愿者合影
4
三号楼,万象更新
如今的三号楼是外国语学院所在地。与一、二、八号教学楼相邻,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簇拥着。经过重修的三号楼,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当年三号教学楼前的广场是荒原一片。可以看出正在开始种植树木、搞绿化。
1957年
1957届三班同学在一号楼东侧的台阶上合影。背景三号教学楼。
2017年
现在站在这里除了树林什么都看不到了。但当年的台阶依然存在。
5
行政楼,见证华师历史
1957年
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在行政楼前展望未来。
当年这是的物理楼,楼上端的圆形建筑是供观测天象用的。
2003年至2017年
行政楼今昔对比。校园内外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园内是森林,校园外亦是“森林”。
1957年
昔日物理楼前是一个土坡
2017年
年轻的学子们是马院未来的希望。
2017年
刘文君、梁惠金两位八十岁的老师故地重游,追忆往昔。
1959年
当年的物理楼西侧的凉台。那时站在这里可以看到珞珈山、东湖水。
2017年
如今能看到的则是树林和楼房了。
6
风雨操场
如今的风雨篮球场,周围新建了乒羽中心。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模样。当时的操场只有一个框架,为上体育课时避风雨用。
1957年
这是刘文君老师当年班级的篮球队
2017年
模仿当年的拍照姿势
特别鸣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桂山夕明志愿者团队 李亚男、沈丽、王青、张函毓、侯树华、欧阳帆、张艳黎、李俊贤、陈玥羽、李亚齐、黄洁旋、章丽霞
图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桂山夕明志愿团队
摄影师 陈希昌、张展华、胡碧灵、龙芳与刘文君、梁惠金老师的合影
8
1957届政教系毕业生毕业后续
刘文君老师毕业文凭
刘文君老师的毕业分配通知书
图源:梁达松
政教系分配到云南的10位同学和教育系的二位合影
1993年
回校参加华师九十年校庆的1957届部分校友。
2003年10月
回校参加百年校庆的1957屇校友。
2003年10月8日百年校庆时,1957届在华师工作的五人合影。
前排左起:刘文君、胡超、冯化吉;后排左起:林树德、季统祥。
华师
这所百年学府
承载着太多的爱与回忆
当我们身在其中或已然离开
总有些东西记录或见证着
每天走过的旧楼房
住过的宿舍楼,
原来代代相传的记忆一直在身边
图文:摄影组、刘文君、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桂山夕明志愿者团队
策划:陈昕妤、胡碧灵、刘文君老师及马院志愿者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