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积玉桥一带,四条马路,迄今为止,年龄已逾百年。四条马路,从南向北,平行直达江边,分别按照序号取名。一头连接和平大道,中间是积玉桥后街,终点则直达江边。
四马路周边的旧宿舍
武昌积玉桥一带,19世纪末就开建了曾家巷码头,到清末时附近逐渐发展为繁华商埠,并成为武昌的棉纺织中心。而一至四马路的出现和变迁,就曾见证了这段历史沧桑。四条马路,从南向北,平行直达江边,分别按照序号取名。一头连接和平大道,中间是积玉桥后街,终点则直达江边。
四条马路,迄今为止,年龄已逾百年。
武昌最早叫马路的地方
武昌城早已有之,街巷也四通八达,但真正开始叫马路的通道,却出现在20世纪初的积玉桥,就是如今地铁站附近的这四条马路。按照顺序,依次称呼为一二三四马路,朴素直白。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一度改名为红纺一至四路,后来又改用原名至今。
根据武汉地方志的记载,这四条马路为张之洞督鄂时主持所修。当时江边的曾家巷码头已成为重要港口,运输繁忙,积玉桥一带,居民、来往行商和大小手工业铺子逐渐增多,商业繁盛。这四条马路建好之后,积玉桥商业运输交流更方便了。后来就在二马路设立了武昌商埠局等官署,到1913年,武昌电灯局就搬迁到四马路营业。可见这一代经济已很繁华。
到1914年,汉口商务总理李紫云,邀约巨商程栋臣、程佛澜兄弟等人合股,在此地筹建了武昌第一纱厂。纱厂到1919年建成投产,全厂有8万多纱锭,300台布机,工人8000名,成为当时华中最大的纺织厂。
此后纱厂规模不断扩大,程氏兄弟又经营有方,并涉足其他行业,后来几乎控制了武汉纺织业的全部市场和房地产的半壁江山,就这样从四马路的纱厂起步,他们的财富也造就了程氏兄弟“湖北首富”的地位。到新中国成立后,纱厂于1951年完成公私合营,1970年改名武汉第六纺织厂,附近居民俗称其为“六棉”,厂子1999年破产,旧址上建起了现代住宅小区。而一至四马路扩建为沥青马路,继续成了附近居民来往的要道。
四马路周边的高楼
百年钟楼成地标
如今,纱厂早已不在,但四马路靠江边,其原来的办公室却作为文物完好保存。该楼建于1919年,楼顶有一报时大钟,众人遂称其为钟楼。
钟楼建成时,当时四马路附近街巷居民多居住在青瓦平房或茅板房,临街较好的门面也仅2层砖木结构,这么高大气派的钟楼格外显眼,成为这一带的最高建筑。
钟楼是一座砖混结构的三层办公楼,由英国公司景明洋行设计、汉协胜营造厂建造,外观精致。如今修缮保留完整,并继续办公使用,门口挂着“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家协会”的牌子,背后就是小区的大片住宅楼。钟楼面临长江,气势雄伟。对面就是长江第一观景台,如今许多游人到此,常会以钟楼为背景,拍照留念。
经过钟楼后,拐弯上一马路,可直走到积玉桥后街,街边四栋两层的红砖房子,墙边电线柱写着“一纱”字样,这里就是汉成里,曾经的一纱职工宿舍区。
60岁的陈婆婆介绍说,“那边围墙里,以前就是六棉。我的婆婆以前就在那里做过事。往四马路那边是北厂,往这边是南厂。”提到钟楼,她就笑了:附近的人谁都晓得啊!我们以前还带小伢去玩过,房子做得几好啊,墙又厚,里头又高!钟楼不远就是以前的曾家巷码头,还停客船,我们有时想去汉口逛逛,就到码头坐船到汉口的王家巷码头下,方便得很。回来也是老远就看到钟楼了,就晓得快到家了。”
曾经四马路的标志性建筑——钟楼
老居民都还认那四条路
从地铁积玉桥站B出口出来,就到了四马路边。一直走出去,就到了武昌江滩,街那头,正是有着百多年历史的曾家巷码头。曾是武昌这一带重要的货运中转码头。铁门内侧有一金色方形牌子,可见“曾家巷闸口”五字。
沿着江滩向长江大桥方向漫步,过了观景台,过街左拐不远,就到了一马路,路边是金都汉宫的高楼。曾经这是四条平行的马路,都直通到江边,是重要的货运和客行通道。现在,四马路有个公交车终点站,人多点,一马路则明显寂寞许多,栾树和桂树遮蔽出一片静穆的小道,鲜少有车有人通过。而二马路三马路则不知何在,也未见路牌。
对此疑问,55岁的王国胜肯定地回答:四个马路都在。我在这里待了一二十年,不管有没有路牌,我们闭着眼就能找到。沿街是一栋栋距离很近的砖房,有的中间通道约不到两米宽。他指点着说:哦,那边是三马路,往前一点有个口子,就是二马路。我们老居民都认得。“江滩还没修的时候,那边四马路出去就到江边码头了。”
(作者: 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