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怎么回事 揭秘宝宝哭声中的学问
你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知道宝宝每时每刻的不同需要。这真的很难,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觉得“我根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放轻松!你的宝宝会帮助你的。研究表明,婴儿在育儿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现在我们知道,宝宝会主动指导父母的反应。宝宝天生就会使用“亲密增强剂”,通过一些自身的行为(如高声尖叫,你不可能听不到)像磁石一样将父母吸引过去。这些行为有些显而易见,比如哭泣、微笑,或是抓住你不放;还有一些就比较隐蔽,需要用心发现,比如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所有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天生就有判断和回应宝宝这些行为的直觉。母亲和宝宝就如同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能达到无障碍交流。至于磨合期的长短,则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发出的信号比较易懂,而有些父母更善于理解这些信号。但不论时间长短,父母与宝宝最后都能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如果你能细心观察,时时回应,这个目标就会更快实现。偶尔你也会做出错误的回应,比如你以为宝宝饿了,就开始喂他,其实他只想让你抱抱。即使是这样错误的回应,也比役有回应要好,只要你在回应他,就是在鼓励他和你一起努力,直到你准确理解他的意思。
刚出生的小宝宝还不会说话,唯一能表达感情而发出的声音就是哭声,辨别哭声,理解哭声,给予适当的回应成为年轻妈妈爸爸急需解决的问题。
数据说话
70%——大部分宝宝都爱哭
根据国外文献报告,只有约30%的婴儿较为安静,不会有太多哭闹,其他70%都是爱哭宝宝,尤其约有两成是超级爱哭宝宝;同时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欧美白种婴儿,中国婴儿活动量、哭闹和发声都比较少,所以身为中国妈妈,应该能更轻松一些。
40%——宝宝在晚上更爱哭
宝宝40%的啼哭发生在晚上6点~半夜之间,初生婴儿刚离开母体温暖而舒适的子宫,要适应外界独立的生活,会有些暂时性的不适应感,因而容易在晚上啼哭。
2.5个小时——宝宝每天都要哭很长时间
如果新生儿的每一次哭声都精确记录和计算的话,一个新生儿1天哭的时间均为1.5小时,哭闹的高峰期是六周左右,为2.5小时/天。
2个月——小宝宝刚出生不掉泪
刚出生的宝宝哭是不会有眼泪的,通常会在出生后两个月才开流眼泪。眼泪能润滑眼睛,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眼睛避免感染和灰尘。
5倍——女宝宝更爱哭
女人哭的频度是男人的5倍。同样的,有研究结果表明,对6个月的男女婴做对比实验,在发生困难的情况下,男宝宝更试图通过不断探索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而女婴更倾向于用哭泣等手段寻求外力的帮助。
Q1为什么婴儿一出生,都是哭,而不是别的表情?
A:哭声宣告一个小生命来到世间,胎儿是通过胎盘由母亲供给氧气,一旦出生,这条通路被切,孩子就靠自己的肺呼吸了。第一声哭是肺已张开的表示,生后不哭会引起多种疾病及后遗症。哭与呼吸运动一开始就密切地联系着,有力的哭声就是深呼吸。医生可以通过哭声大小来衡量新生儿的成熟程度,足月产的婴儿哭声洪亮,相反早产儿的哭声很小很弱。这也是医学遗传学上进化的结果,属于先天性的反射行为。
Q2为什么宝宝哭起来总是一下子很难停止?
A:这是因为小宝宝没有自制力。如果他向大脑发出这样的信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他就很难把这条信息撤掉。举个例子,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在验血时,只要针头从他的皮肤上拔出来,他就立刻会知道。但是婴儿的神经就不会这么快传达这条信息,而是保留以前的信息。对于疼痛或者不舒服这种感觉的“停止”按钮,要到8个月时才会发育完全。
Q3宝宝为什么总会不停地哭?
A:对还不懂得说话的宝宝而言,“哭”是与生俱来的原始沟通方式。宝宝以哭声来表达各种情绪和需求,父母应该耐心且细心观察,借由熟悉宝宝的不同哭声,来了解所传达的生理或心理需求信息。
Q4会哭的宝宝讲话早,这个说法有科学道理吗?
A:有。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哭声丰富的婴儿更具语言天赋。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卡特勒恩?韦姆克一直从事语言开发方面的研究,他曾对大约35名幼儿的啼哭声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婴儿发出丰富多变的曲调的时间越早,以后学说话时就能越早越多地学会各种词句。他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对于那些啼哭声调单一的婴儿,父母可有针对性地尝试进行音乐方面的训练,帮助宝宝提高语言能力。
Q5宝宝的哭声有几种类型?
A:通常宝宝的哭声分三种类型:
生理需求的哭
生理需求的哭往往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尿布脏了或湿了、喝奶时间要到了,渴了、太热(会流汗)了或太冷(会手脚冰冷)了、太吵了、光线太亮了或是太暗了。宝宝这些基本生理需求的哭泣,是比较好解决的,只要满足宝宝的要求就可以了。
心理需求的哭
那些所谓“磨娘精”、难带的宝宝.往往是心理需求的哭。宝宝3到6个月会开始熟悉亲近的人,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6个月以后四肢控制更成熟,表情也更丰富,许多生理需求不必借哭来表示了,因此表达情绪的哭泣比重增加,不满、失望、害怕、生气、挫折感都是哭泣的原因。所以父母应该在宝宝两岁前多抱抱他,让宝宝感受到关爱,这对日后的情绪发展有良好的启发。
病理状况的哭
假如宝宝哭声比平常尖锐而凄厉,或握拳、蹬腿、烦躁不安,不论如何抱也无法搞定,就可能是生病了!当身体不适引起疼痛的感觉时,不会说话的宝宝一定用肢体语言和哭声来表达。此时他会握拳、蹬腿、烦躁不安,哭声特别尖锐或凄厉,这时就应警觉是病理状况引起的哭泣。
宝宝一哭,就把他抱起来。这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很多父母都不这样做,他们会让宝宝一直哭下去,因为他们认为不能纵容宝宝的“坏’习惯。但是婴儿是不会有“坏”习惯的,他们只是在用唯一的方式与你交流。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身体还没有协调能力,自己无法独立做任何事情,而你作为请求信号的哭声也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你会有什么感觉?哭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宝宝并不会变成一个“好”孩子(虽然他可能安静下来)。他只会变成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因为他觉得他无法与你交流,也没有人会来满足他的需求。
旁人可以很轻松地说,让你的宝宝一直哭好了,不要去抱他。因为你的宝宝的哭声不会让旁人的身体发生什么化学反应—除非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而你就一定会。婴儿的哭声会让父母不安,尤其是母亲。如果我们让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小宝宝一起待在实验室里,然后将血流测量仪贴在她的胸日,就会发现.当这位母亲听到宝宝哭泣时,流向她胸口的血液会增多,同时她会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抱起宝宝安抚他。由此可见,婴儿的哭声是一种强有力的语言,这是婴儿为了生存和成长与生俱来的本领,也是父母学习回应宝宝的入门之道。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及时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这意味着你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交流模式。慢慢地,当宝宝学会哭泣以外的其他交流方式,而且能独立做一些事情以后,你就可以逐渐延缓回应速度,让宝宝学会等一会儿。学会回应宝宝的信号,这绝对是你对未来的一次成功投资。当孩子年龄渐长,问题更多—而且不仅仅是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问题时,你会庆幸你们及早建立了沟通。
(作者: 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