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要闻

专家访谈解析食源性疾病 湖北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

发布时间:2017-07-05 16:45:10来源:湖北日报网

IMG_0388副本.jpg

访谈活动现场。

IMG_0395副本.jpg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彭飞做客湖北日报网访谈室。

  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李思 胡文勇、通讯员陈瑾)什么是食源性疾病,怎样预防食物引起的疾病?7月5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彭飞做客湖北日报网访谈室,就“食源性疾病”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解析。据介绍,湖北省食源性疾病重点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那么食源性疾病是因为不小心吃了什么食物而引发的疾病吗?彭医师解释,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它是一类疾病,可以由细菌性及其毒素引起,也可能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还可能因误食误用化学物质引起。”彭医师介绍,食源性疾病从类型上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因病原因不同症状各异,常见的主要有急性胃肠炎,也就是通常说的腹泻、拉肚子,以及恶心、呕吐等各种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2016年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湖北省食源性疾病发生具有以下特点:在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报告的患者中,5岁以下儿童所占人数最多,为34.88%;发生地点以家庭为主,占69.35%。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事件中,在家庭中发生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为68.93%和100%。时间分布来看6-10月上报了近六成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八成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在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微生物因素所致事件的发病人数最多,为44.11%。以上均提示食源性疾病的重点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6-10月为高发季节,微生物因素是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的主要病因。

  “夏秋季是食源性疾病高发期,尤其是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高风险期。因此,夏秋季节需要警惕因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彭医师说,较为常见的致病菌有禽、畜肉中的沙门氏菌;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肉制品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剩饭中的蜡样芽孢杆菌等。常见的细菌毒素有发酵制品、肉制品中由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毒素;剩饭中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葡萄球菌肠毒素等。目前正值夏季,公众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侵袭和感染。

  此外,夏季也是我省野生蘑菇的生长旺季,每年我省均有因食用野生毒蘑菇导致发病甚至死亡的报告,此时需要注意食用野生蘑菇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彭医师介绍,“我省部分地区有采食野生蘑菇的习惯,据我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显示,今年自6月份以来,我省已连续发生了5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已造成11人中毒,1人死亡的惨剧。历年监测数据显示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至10月。”

  彭医师提醒大家,野生蘑菇有毒品种繁多,毒性成分复杂,引发症状各异,病死率极高,一般人无法分辨野生蘑菇有无毒性,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对野生蘑菇不采摘、不食用。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购买或食用。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要尽快就医,同时尽可能携带剩余蘑菇,以利于查明中毒原因,供医疗人员救治参考。

  与此同时,还需注意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如误食有毒动植物或因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未将有毒成分去掉而引起食源性疾病。有毒动物中毒包括河豚鱼、有毒贝类、鱼类组织胺,以及有毒内脏如猪甲状腺等引起的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包括毒蘑菇、四季豆、鲜黄花菜、生豆浆、发芽马铃薯等引起的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