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更多

[学习贯彻十八大]鄂州“乡村新市民”期盼更幸福(图)

发布时间: 2012-12-24 10:3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社区  农民居住环境

 

    梁子湖区邱庄农民文化宫

    荆楚网消息(见习记者沈素芬)鳞次栉比的吴楚风格建筑,干净宽阔的马路,川流不息的小轿车,供村民免费娱乐锻炼学习的乡村文化宫…….你以为这是在某个富裕城市的某个角落?不,这只是鄂州市梁子湖区乡下农民的日常生活情景。

    12月20日,走进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金坜村邱庄和梧桐湖新区大垅社区, “乡下人过新市民生活”的事实以及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不寻常进程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走寻常路:从“吃供应”到变成“乡村新市民”

    “宽阔的马路一条条/有路灯/有花草/旁边还有人行道

    小区的建设是亮点/广场上面红旗飘/整洁的商铺一排排/合法经营好热闹

    螃蟹大/鱼虾跳/粮油米面真不少

    贯彻落实十八大/安定团结很重要/共同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不动摇!”

    12月20日下午,鄂州市梧桐湖新区大垅村社区,67岁的叶宗英老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前些日子新编的快板,他活跃的表情和洋溢着幸福的表演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过一阵子我们社区就要组织新年晚会啦,我花了几天时间创作了这个快板,把我们现在的生活搞了个押韵描述,下次就把它表演给大家看!”

    比叶宗英的表演更让人动容的,还有短短几年里,鄂州市新农村建设给当地农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垅村属于丘陵地带,这里常遇干旱,长久以来,这里传统农业发展十分缓慢。

    “那个时候真是与天斗与地斗,困难得很!”77岁的秦正国,说起过往的日子,非常激动。

    为了探索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新路子,2009年,湖北省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试点,鄂州市大垅区成为全省第一批重点试点区。在省委省政府和鄂州市委的领导下,大垅区采取了“规划集并、拆迁腾地”的模式,整合全区四个村居民集中居住,建设新型社区。

    2010年5月,大垅区以建成武汉城市圈宜居宜业宜游社区为目标,投入建设第一期新社区。2011年9月,248户房屋、综合服务区“1+8”党员群众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中心学校和文化活动广场全部建成。一期社区让700多农民直接受益,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以前我们这里有句老话,叫‘大垅大垅,百事不同,烧的牛粪,吃的供应。’”大垅村支部书记罗休勇回忆几年前大垅村的穷困,用当地的熟语向记者做了一个介绍。

    但是时移世易,短短几年间,大垅村的村民们发现,生活变了。

    “新社区建成,我们就住进了这样的新房子。现在,我们喝自来水,吃绿色蔬菜,生病有新农合可以报销。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当被问及生活的感受,60多岁的老农高作良激动地说。

    据了解,大垅村作为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代表,在拆迁旧房腾出农村土地后,为了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组织了全体村民入股村企,购置设备、承接运输劳务、保洁绿化等工程,让村民在家门口转移就业,取得劳务工资的同时还能按股权参与分红,真正实现村民向现代农民工人的转变。

    下一步愿望:农民胜任工人岗  享受更多实惠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变化要归功到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啊。今年党的十八大又提出要加大强农富农的力度,让我们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还说要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对以后日子越过越好,我们非常期待!”在大垅村采访现场,老农叶宗英和高作良对党的十八大内容的关注和熟悉程度让记者感到十分意外。

    77岁的秦正国说,由于大垅村自然条件恶劣,过去有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为求生计,远赴外地做生意。这几年随着党委和政府组织建起新社区,当地大批的农村闲置土地由零散到集约经营,优势马上显现出来。

    “你看,我们的农业产业园办起来了,村民集资的企业也办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现在外出务工的人都想回来干!”秦正国说。

    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建设富强湖北和幸福湖北。对于这两点,杨裕金和廖清明是体会最深的人。

    杨裕金是鄂州市梁子湖区大垅村农民,有两个儿子,可是家中无房。由于家境太差,孩子到了适婚年龄也没有找到对象,这可让老杨急得不行。大垅村党委支部了解杨裕金的情况后,按照帮扶困难群众的方案,把杨裕金安排在了本村的土石方公司工作,并帮助落实了他一家的住处问题。

    现在的杨裕金,在项目施工工作上兢兢业业,同时,他还发挥潜力协助公司搞管理,每年收入近10万元。他的两个儿子不仅都已成家,而且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殷实、越来越幸福。

    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的廖清明,有4个子女,家中还有老人,是一名典型的贫困农民。两年前一家7口挤住在一所平房子里。廖清明说,那时候主要的家庭收入,就是自己在外面做点副工,每年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此外,家里还种着8亩田地,保证口粮。人口多,收入少,孩子还要上学,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劳作,家里还是非常穷困。

    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试点后,廖清明一家成为这项政策的受益人。2010年,蒲团乡石塘村新社区建成后,作为拆迁农户,廖清明家成为第一批迁进新区的农民。

    白亮的地砖、宽敞的卧室和厨房、精致的饮水机、做工精细的藤椅,甚至未投入使用的私家车库……如今,这些只有在城市家庭中才能看到的物件,一件不落地摆放在廖清明家中。

    “两个大孩子都工作了,两个小的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技校。老婆在我们村的产业园上班,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廖清明告诉记者,拆迁腾地后,自己现在还是种着重新分到的8亩田,然后不时在外面揽些建筑活,每个月的收入有两三千。“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廖清明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如今像大垅村的农民这样的,还有鄂州市华容区的石塘村。由于不再围绕传统的耕地过日子,农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那么,衣食无忧之后,基层党委和农民们还在谋划着什么?

    “我们党委下一步考虑的是如何把我们的新农民工作技能提上来。毕竟现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和以往有太大的不同。我们预备向上级请示,为农民组织技能培训,使他们早日掌握工作技能,适应新工作。”大垅村党委书记罗休勇说。

    “虽然有新农合,但是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如果犯起大病来,只能是杯水车薪。我们希望党和政府能早日出台政策,让我们农民也能参与社会保险队伍中。”农民叶宗英说。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沈素芬)
关键词:学习贯彻十八大;“乡村新市民”;幸福湖北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