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黄金波)昨日,武汉市发布《2016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称,武汉市去年80个主要湖泊中,仅两个湖泊为二类水体,有20个湖泊为劣五类。影响湖泊水质的主要是总磷、总氮、氨氮等超标严重。
市水务局水资源处介绍,远城区湖泊水质最好为梁子湖和牛山湖,这也是我市80个湖泊中两个二类水体的湖泊,中心城区水质最好为武昌四美塘和江汉区后襄河,为三类水体。全市80个湖泊一级水功能区有29个达到其水质管理目标,占36.3%。达标湖泊面积占监测湖泊总面积37.6%。
记者注意到,水质达到劣五类水体的湖泊为20个,基本为黑臭状态,容易爆发蓝藻。其中,青山区北湖、杨春湖、黄陂盘龙湖、新洲柴泊湖、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烂泥湖、北太子湖等9个湖泊水质从五类水体降至劣五类水体,水质进一步恶化。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影响湖泊水质类别的主要项目是总磷、总氮、氨氮等。另外,全市11条主要河流的18个一级水功能区达标率为94.4%,与上年比较,河流水质有所好转;9座大、中型水库有8个达到其水质管理目标,达标率为88.9%。与上年比较,水库水质基本稳定。
与上年比较,全市长、汉江及滠水、举水的19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
昨天,市水务局发布的《武汉市水土保持公报》称,目前,我市水土流失面积为927.14平方公里,占我市国土面积的10.82%,全部治理好需要4.6亿元。
卫星遥感普查显示,2006年我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964.4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4%。而2016年最新卫星遥感影像图显示,近10年来,我市减少水土流失1037.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的面积逐年减少,轻度、极强烈、剧烈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
(作者: 编辑: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