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81岁高龄的杨院士一进入工作依然精神抖擞。(记者 孙文 摄)
图为:在1996年一次人文讲座后,杨院士与学生交谈。(资料图)
图为:杨院士为湖北日报读者题字。(记者 孙文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别鸣
院士档案
杨叔子,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1933年9月生,江西省湖口县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曾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和名誉教授。
立足于机械工程,致力于机械工程与有关新兴学科的交叉,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与教学重要奖励30余项。
81岁的杨叔子院士,依然很忙——
2月26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主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讲座;3月3日,在南昌大学主讲《踏平坎坷,成人成才》讲座;3月5日,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华诗词写作班讲授诗词赏析;3月7日,为6位博士研究生分别进行单独交流辅导……这是他近一周工作的不完全统计。
10日上午8时30分,记者依约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楼,轻敲院士办公室的门,里面却已高朋满座,满头银发、清瘦干练的杨叔子连声道歉:九江一所大学负责同志来谈科研教学,时间又冲突了。
记者只好见缝插针,等到开始采访,问院士:您这样高龄了,为什么还这样忙啊?杨叔子的1600度近视眼镜后闪烁着睿智,他哈哈大笑:“我老伴的说法,我就是爱无事生非,总是给自己安排做不完的事啊。”然后他认真地说:“人生在勤,贵在执着,贵在坚持。我常向年轻人讲,与其明天被动的被动,不如今天主动的被动,今天主动的被动,就一定会转化为明天的主动。”
人生在勤,贵在执着
全家人吃了30年的食堂
在他的博士生眼里,杨叔子一年到头几乎都在工作,只要没有外出讲学,早上7点50分必定来到办公室。在他的家人眼里,他是个工作狂,每天晚上到11时都不愿休息。
为了节约时间,杨叔子从195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结婚,到有女儿,全家人吃了30年的食堂,直到女儿1986年结婚后才有了改变。
1933年9月,杨叔子出生在江西湖口的一个书香世家。杨叔子幼年的时光,在战火中度过。1938年,侵华日军逼近湖口。未满5岁的杨叔子,在父亲带领下举家逃难。临行前,父亲杨赓笙将家人召集一堂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绝不做亡国奴!如果日军追上我们,我们全家就投河自尽。一个也不准活!”
5年间,杨父让杨叔子学习古籍,积淀了杨叔子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也成为他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触因。9岁时,杨叔子踏进学堂,就读高小一年级。由于从未涉及算术,数学就跟不上。杨叔子说:“再跟不上,我也不做假,一定要靠自己努力。多试试,总会成功!”这也成为他如今带博士研究生的一条铁规:绝不能做假!
毅然回国,解决世界性难题
做机械设备的诊断“医生”
解放后,杨叔子进入南昌读中学和大学。1952年,杨叔子考入武汉大学,1953年因院系调整进入原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
1980年,杨叔子成为系里的学科带头人,47岁破格晋升,成为当时湖北省最年轻的两位正教授之一。1981年底,杨叔子被公派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杨叔子谢绝来自美国大学聘请,毫不犹豫回到母校。当时,他的工资一年只相当于600美元,而在国外,一位教授年薪至少数万美元。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国?”杨叔子反问:“为什么不回国?”
留学开拓了杨叔子的视野,更让他看到了差距。1984年底,杨叔子与师汉民教授以及同事接下了一项世界难题——“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经过他们的反复试验,仅花一年工夫,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直到今天,这项技术在国际仍处于先进水平,不仅运用在钢丝绳上,也运用到了油田的抽油管上。
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监测与诊断,成为现代工业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杨叔子迅速进入这一领域,做起机械设备的诊断“医生”。杨叔子与同事、学生一起,推进了机械设备诊断学的体系、内容与诊断方法,研究还涉及发电机、汽车发动机、舰艇发动机等等。凭着这些创新成果,1991年,58岁的杨叔子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语文不及格不发毕业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在担任大学校长4年多的时间里,杨叔子大力推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993年,时任校长的杨叔子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说:“中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不及格,不能获得学位,我赞成,因为改革开放要用外语;但是学生在日常写作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顺,竟然也可以拿到学位。请问校长,这应作何解释?”
杨叔子将这封信拿到校长办公会上讨论后决定: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中国语文的水平达标考试。直到今天,华中科技大学依旧坚持———所有学生,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不及格的不发学位证;理工科学生每年必须拿两个人文学科学分,否则不能毕业;并且从2007年开始,除汉语专业外,逐步开设“中国语文”课程,作为必修课,不及格不发毕业证。
在他大力倡导下,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举起人文素质教育大旗。由杨叔子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丛书,发行数十万册,至今畅销不衰。
文化要传承,诗教应先行
让中华诗词走进大学校园
“基因会遗传,文化要传承,经典需诵读,诗教应先行。”杨叔子向记者反复强调这四句话。
他认为,诗歌是人类最高的精神仰望,要通过中华诗词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脱口背诵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段话:“每一个民族的最高的凭证,是它自己产生的诗歌。”
赋诗填词,是他工作之外的最大爱好。从1946年写第一首诗起,他保存下来的诗词有600余首。最新的一首诗作,是2月14日在瑜珈诗社“迎新春吟唱会”上,他吟唱的五绝:今宵迎甲午,冰炭两重天。多少仁人血,凝成百廿年。
杨叔子倡导在高校开办中华诗词创作班,呼吁“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培养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具有全面素质的一代新人。
如今的杨叔子,依然很忙。
一瓶钙片的故事
□ 别鸣
10日早上,30岁的张嘉琪正在食堂吃早餐,意外地接到杨叔子院士的电话:请他8点半到院士办公室。
张嘉琪是杨叔子所带的6个博士研究生之一,3天前杨院士与这6位同学分别进行了长时间辅导谈话。“主要是讲实验注意事项,提供指导和帮助,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问了过年期间我家人的情况。”张嘉琪说。
在杨叔子院士办公室,张嘉琪与记者巧遇,他手拿一大瓶钙片,正热泪盈眶。
原来,就在3天前的谈话里,杨叔子听张嘉琪无意提起:他1岁的孩子有些缺钙。院士就记在心里,从家里带了一大瓶钙片,周一就送到张嘉琪手里。
张嘉琪向记者连说:“我完全没想到,这件小事会让院士惦记在心。”
采访中偶遇的一件小事,不仅感动了博士生,也让记者感慨良多。
作为一位工科院士,杨叔子的人文情怀,一定程度改变了中国的大学教育,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大学毕业生。其中的贡献,历史会铭记。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