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华中大四大才子”陈海春:没有朱校长就没有我的今天

发布时间:2015-06-14 20:19:56来源:SRC-13

  

朱九思招收的第二届研究生陈海春

2008年夏天,陈海春与导师朱九思在一起(资料图)

  荆楚网消息(记者 余梅 实习生菅芮 黄笑梅)2015年6月13日18时09分,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党委书记兼院长朱九思因病医治无效在附属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0岁(1916~2015)。6月14日下午,记者见到朱九思先生曾经教过的第二届研究生——陈海春教授,他刚从重庆出差赶回武汉,6月13日,在外地得知导师去世,心里非常难受。

  现年59岁的陈海春,是华中科技大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华科与刘克明、姚国华、尹平三位老师共称“华中大四大才子”。

  “我是1976年12月12日,来到华中工学院的,朱九思是我们的院长兼党委书记。在开学典礼上,他威严正坐,侃侃而谈,我深深被他吸引了。”这是陈海春第一次见到朱九思先生,然而经过师资班学生、留校辅导员、《高等教育研究》编辑的历程,直到1987年陈海春考取了朱九思先生所指导的研究生班,才第一次与他面对面相坐。

  “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朱校长,就没有我的今天”,提起老校长,陈海春共说了8次感谢。“当时我是从一个知识青年,背个破书包到这个学校,能走到今天他是我最感谢的人,他既是我的导师,也是我的老领导,先生的思想方法‘观大势、懂全局、知本行’、‘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些对我后来的人生都有影响。”

  “朱九思先生从1953年到1984年,他把他一生最好的一段都奉献给这个学校了,他确实把学校当家一样。” 陈海春说,在朱九思主持学校工作时,完成了在华中工学院乃至于我国高等教育界都有名的三个“转变”:即由单纯的工学院向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由基本上只从事教学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由基本上只有本科教育向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办学方向转变。“朱九思先生在改变学校的时候,也在改变我,所以我这么感谢他。”

  在追忆恩师时,陈海春想起以前学校有棵树倒了,朱九思先生路过看到就打电话给学校总务处,第二天看到树仍然没有被扶起,朱九思先生很生气,再次打电话到总务处去。陈海春说恩师做事就像“钉子回脚”,“就是钉个钉子还要回个脚,不懈怠,坚持理想、敢于担当”。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个人离开这个地方以后别人还说他好话,茶余饭后聊起他很敬佩他,朱九思就属于这么一个人。”武汉交通科技研究所总工程师夏勇在评论陈海春的微博中,也想起当年的一件事情,“在华工学习、生活了近四十年,始终难以忘记当年南二楼北边通道上发生的一件小事。九思校长的车经南二门出外办事,看见通道边有牛粪,便交办及时处理,但他没有想到,快中午返回学校时,烈阳当头,牛粪依旧。九思校长当即下车指示随行人员召集开现场办公会。事情虽小,但九思校长严谨治校的作风给当时还是学生的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