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美国人邵华
图为:布依族三游客
图为:左一为小潘
图为:张爹爹
昨日,是园博园对市民开放首日。
对于记者来说,从三年前的开工,到一座展园从无到有,已经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每次,我们都会向读者传递出园博园最新的信息,告诉读者园博园内有多么精彩。
然而,对于读者来说,这个占地2平方公里、拥有四大主题建筑、117个大小展园的园博之城,始终如同一个被摆放在橱窗内的宝贝,只能看到,却无法触及。
直到昨日,当憧憬已久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入园区,去欣赏、去找寻、去玩味这一整园的美景时,记者才发现,此时的园博园,与以往已有太多不同。或是老居民的一声感叹、或是新居民的兴奋难掩、或是外地人的一缕乡愁、或是本地人的一次凝望、抑或是一名普通游客的一次自拍,都为这些等待已久的风景,注入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这一整园的美景,因此才真正地“活”了起来。
美国外企高管“邵华”:
为垃圾场上建园林震撼
外国高管跳起民族舞
地点:丽江园
在园博园内的一面土砖墙前,记者见到了身高超过1.9米的外企高管Scott-Shaw。他是个美国人,已经在汉生活了5年。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邵华”,他说起中文来发音标准,几乎没有外国口音。
“这是人类使用的最原始的砖,我在中东等地方也见到过。”邵华说,不同的是,中国的这种土砖,中间夹杂着一些草。记者告诉他,中国人使用干草掺在泥土里制作土砖,就像从内部用锁链将土块“锁”在一起,使其不易破碎。“这真是个好主意,中国人很聪明。”邵华说,园博园里,有太多让他感到新奇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他对园博园感到最为震撼的,还是这座优美的大园林,是在一个垃圾场上建设起来的。
邵华坦言,在武汉生活了5年,他也曾见到了不少脏乱差的地方逐步得到改善,而园博园,将一座城市垃圾场,变成了一个精美的大园林,足见武汉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让他刷新了对武汉的认知。园博园里117个展园,浓缩的中国及世界园林艺术的精华,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武汉对于生态修复的投入,也是现代文明的进步和发扬。“就像这种土砖墙,无论城市怎样发展,都要给他一个安身的地方。”邵华说,重视对历史的传承,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武汉这座城市。
当邵华步入丽江园后,园内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演员们正跟观众互动。他们热情地请人一起跳舞,邵华欣然接受,与演员们牵起手,排成一排,开心地跳起了民族舞。
布依族游客贺明莎:
逛贵阳园找到“乡愁”
一进门恍若回到家乡
地点:贵阳园
爽爽贵阳待君来,少年离家未曾还。一进贵阳园,记者就看到古色古香的门框上苍劲有力的一副对联,掩映在苍松翠谷之中。“这里和我们的家乡还真很像哟。”一阵爽朗笑声传来,3名穿着蓝白相间民族服装的妇女走近,发出阵阵惊喜的叫声。
这3位游客来自贵州黔西南州布依族,分别叫贺明莎、张翠丽、王英翠,鲜艳的民族服装显示出她们与众不同的特点,皮肤黝黑,性格爽朗。贺明莎对记者说:“最近武汉至贵阳的高铁开通,我们几个玩得好的姐妹结伴从大山里出来,专程来武汉旅游。听说今天园博园开园,特地赶过来玩玩,没想到整个园区气势磅礴,规模这么宏大,确实大开眼界。”
更让贺明莎几个姐妹惊喜的是这里还有贵阳园,一进门就恍若回到家乡。贵阳园门口的一块巨石上写着“乡愁”两个字,沿着小径走进去,一座充满沧桑感的土屋出现在眼前。“这是张之洞故居,我去过,就在贵阳。”贺明莎向记者介绍,张之洞1837年生于贵阳六洞桥畔,中年任湖广总督,武汉园博园在贵阳园选取这个景观,体现了湖北和贵州的历史渊源。
一座优雅的亭子里,传来阵阵欢歌,原来园博园还引进了贵州世界非遗文化——贵州的原生态民歌八声坐唱,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拍照,贺明莎一行高兴地加入进去和老乡们一起唱歌。
21岁园区讲解员小潘:
为首拨游客讲解下来
她露出了最开心的笑
地点:北广场入口
上午11点,当送走第一拨游客后,21岁的园区讲解员小潘坐在北广场的入口附近休息,等待迎接下一拨参观者,脸上笑意盈盈。
在这之前,她曾为乘坐游览车的记者和游客进行沿途介绍。6.1公里的游览路线上,117个展园,每经过一处,小潘都能针对游客们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答。大到展出城市的历史故事,小到一块石头是如何设计摆放的,她都能说得仔仔细细。而且,解答都像在讲故事,而不是一般导游的照本宣科。首趟讲解下来,她礼貌地送走游客。听到游客的赞赏,她开心地笑了。她告诉记者,这是她三个月来笑得最开心的一次。
小潘是武汉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三个月前,她应聘园博园的讲解员,与另外29名女孩一起,从500多人中脱颖而出,参加培训。园博园对讲解员的条件要求苛刻,身高要在1.65米以上,面容姣好,口齿清晰,身材匀称,几乎算得上是招聘空姐的标准。
参加培训前,她从没有想到,自己将面临的,是怎样艰苦的生活。每天早上8点半,她要准时到达教室,练习半个小时的“口部操”。所谓口部操,就是舌头不停在嘴里活动,配合发出各种声音,半小时内不能休息。之后,再训练1个小时的礼仪站姿,接下来,又是1个半小时穿着高跟鞋的走姿训练。中午吃饭加午休两小时后,整整一个下午,要背诵380多页,共计37万字的园区讲解词。晚饭过后,还要集中自学,搜集关于各个展园相关的延伸资料,并融汇到讲解词中,经常忙到转钟。三个月里,她天天如此,腰酸背疼、口干舌燥是常有的事。有些一起参加培训的女孩,受不了这么累的活儿,有偷偷哭鼻子的,有打退堂鼓的,但绝大部分都坚持了下来。
昨日,当她用这三个月以来学成的本领,服务游客并获得赞赏时,她觉得,这些苦并没有白吃。三个月来最开心的笑,也将这些苦和累一扫而光。
武汉八旬张爹爹:
游汉口里寻旧时记忆
他看着老屋湿了双眼
地点:汉口里
拄着拐杖,戴着鸭舌帽。汉口里的一处老房子前,一位老爹爹默默伫立,抬头看着红砖墙,久久没有挪动。再低下头时,记者看到,他昏黄的老眼里,已经泛起了泪光。
“这像极了我原来在汉口胜利街住的老房子。”这位爹爹告诉楚天金报记者,他姓张,即将满80岁。10多岁时,全国解放,他一家住进了胜利街。当时那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一楼层高4.3米,二楼层高3.8米,二楼的一半是露台。胜利街附近的房子,都是这个标准。一直到2000年,在武汉的老城区改造时,他搬出了老砖房,住到了武昌的小高层里。从此以后,老街坊们各奔东西,很多人十多年来已经杳无音信。新的小区,虽然更加干净整洁,但总让他觉得缺了些啥,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听闻园博园建了汉口里,他赶在开园首日来到这里,寻找自己旧时的记忆。
“这个巷子太宽了,这个砖上刻的字跟原来的不一样……”仔细端详着汉口里的一砖一瓦,张爹爹说,以往的老汉口里份,巷子只容一辆人力三轮车通过,而以往的“福字砖”,上面刻的字是向内凹的,而不是向外凸的……
“不过,能修成这样,也是不容易了。”张爹爹说,在汉口住了一辈子,很多老汉口的建筑都不见了,如今能在汉口里把这些旧时的记忆一下子全找回来,对于腿脚不便的他来说,也是一种福气。
记者随张爹爹游览汉口里,发现在这片历史文化街区里,不仅呈现了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以及花楼街四条老汉口最繁华的街道,还重建了以山陕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汉口大旅馆等具有代表性的老建筑。在这些建筑内,又将武汉众多的耳熟能详的,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汇聚了起来,如汪玉霞、小桃园等。
在一面青砖墙上,贴着100多块老门牌,很多老武汉人拥在四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记忆。张爹爹看着一块标注着“胜利街”的门牌,又一次湿了眼眶。
这让记者想起了武汉作家胡榴明曾写过的句子:每个故事,看似是一个个家的故事,其实,那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故事,故事里有百姓对家和城的爱,某街某巷的某一个门牌,那是一个人扎根的证明,是他身份的象征,是他作为一个骄傲的武汉人最想“习的味”。
□文/本报记者邓伟 彭岚 戴辉 魏宁菲 图/本报记者曹大鹏 万多 刘蔚丹
(作者: 编辑:唐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