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日子!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
建国后,毛泽东共度过了27个生日,其中竟有三次生日,在武汉度过,主席每次到武汉,都下榻东湖宾馆,共有48次。
换言之:建国后,毛泽东有1/9的生日在东湖宾馆度过。
毛泽东每次来湖北,都入住东湖梅岭,他总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走,到湖北去,还住梅岭。”建国后,武汉是仅次于北京,毛泽东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那么问题来了,毛泽东对武汉为何如此情有独钟?
看这个图——
足够一目了然吧,毛泽东几乎不坐飞机,去各地考察全靠火车,在武汉,去哪里都近。这自然也是为何当下全国各路高铁都围着大武汉开建的重要原因。
今天,为你独家揭秘,那些年,毛主席在武汉度过的那些生日……
最平淡:工作人员加菜让他不悦
1961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东湖宾馆度过了68岁生日。这一天,在毛泽东不知情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主动为他加了几个菜。但这一善意的举动,让毛泽东面露不悦。
彼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毛泽东自然反对这种浪费的做法。但菜已经做熟了,毛泽东便邀请警卫人员、工作人员一起进餐。
饭后,毛泽东在东湖边上亲手种下一株桂花树,似乎是为了纪念这次有点平淡的生日。如今,桂花树仍在,斯人已逝。东湖宾馆的工作人员常常会站在桂花树前,追忆主席。
(2013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拍摄的三集纪录片《东湖梅岭毛泽东》,通过历史见证者对毛泽东在东湖停留期间的追忆,解读了他与武汉的不解之缘。)
其实,主席平日里的节俭超乎常人的想象。
毛泽东的一双皮拖鞋穿了很长时间,都磨烂了,还不舍得丢。工作人员拿着鞋找到位于汉口三阳路的武汉第一皮鞋厂,师傅看到拖鞋底都掉了,说:“底都坏了,还修个么斯?”
主席的睡衣,整整穿了20年。破了补,补了又破,最后工作人员觉得实在太旧了,想为他换一件新的,但主席不同意。这件睡衣到1971年“退役”时,已经补了73个补丁。
在东湖梅岭毛泽东故居陈列馆中,动向新闻还看到一个老古董——一台小冰箱。毛泽东中午吃不完的饭菜要留着晚上吃。冰箱是东湖宾馆求助北京医疗器械厂做的,只能制冷到6℃。后来有了家用型冰箱,东湖宾馆就换了一台,毛泽东发现后,不断追问:“我的冰箱哪去了?”工作人员只好把旧冰箱换回来。
最“奢侈”:千辛万苦找来火锅水煮东湖鱼
1969年10月15日至1970年4月11日,毛泽东在梅岭1号度过了178天。
12月以后,武汉一天比一天冷。生日那天,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提出:菜一上桌容易凉,要不要再给主席搞一道火锅?
可那时,整个东湖宾馆不像现在要啥有啥,竟然找不出一只火锅来。这种“奢侈品”,那时候市面上自然也没得卖。最后,东湖宾馆工作人员王天亮想起,自己家有一个解放前祖父留下来的铜火锅。
做火锅的菜料自然不愁:王天亮告诉动向新闻,当年用的青菜,是东湖园区里种的,做鱼丸用的鱼,是东湖里打的。
最历史:东湖畔定下公社大计
1958年,毛泽东于4月、9月、11月、12月先后四次到武汉,这是主席来武汉次数最多的年份之一。
武汉东湖宾馆毛泽东故居陈列馆馆长郑敏庭提供给动向新闻的资料显示,毛泽东正是在梅岭1号读完了《三国志-张鲁传》,其中让“老百姓耕者有其田”的理念,使他坚定了推行人民公社的决心。
毛泽东生日前不久,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召开,《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通过。
主席为《三国志-张鲁传》写的批语,也在这次全会上印发。如今,这份影响历史的批语手稿,正安静地躺在当年主席写下它的地方。
据《毛泽东在湖北》(姜一著)一书记载,这年生日当天,毛泽东在武汉与王任重等省级领导和湖北各地委书记一起吃饭。当事人回忆,饭菜与平时一样,印象深刻的是医生允许毛泽东吃两块红烧肉。
而据一份1958年毛泽东的生日食谱记载:大菜为“萝卜丝鲫鱼、长征鸡、烧豆角、炒大白菜”,小菜为“炒腌菜、炒腊肉”,主食、面食为“米饭、寿桃、寿面”。与平时相比,仅仅是多加了“寿桃和寿面”而已。
最温馨:与杨开慧及孩子们团圆
鲜为人知的是,1926年11月至1927年8月,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在武汉与毛泽东团聚,并生下第三个儿子毛岸龙。也就是说,1926年的生日,毛泽东也在武汉度过。
如今,每年12月26日吃长寿面,已成为东湖宾馆工作人员的传统。这一天,一碗清淡的长寿面,表达着他们对主席绵长的怀念。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伟人——
他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候毅然放弃一切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他倾其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生活俭朴到令常人难以想象。
他为新中国牺牲了6位亲人,走的时候没给家人留下一分钱遗产。
他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且最普通的人民楷模。
在历史长河中,毛泽东的影响震古烁今,不仅空前地改变了中国现代的历史,而且肯定会极大地影响今后的历史。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2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透过历史的烟尘,共同追忆,共同缅怀,共同感受,共同前行……(记者 袁超一 任卓 )
(作者:詹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