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要闻

从中兴程序员之死看中年话题的兜兜转转

发布时间:2017-12-25 12:04:41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舆情分析师 徐芳

  日前,中兴一位程序员从公司高楼纵身跃下,结束了42岁的生命。令人扼腕之余,一场关于中年危机的感叹,裹挟着焦虑、痛苦、不甘等诸多情绪,再一次席卷了许多人的朋友圈。

  站在2017年的尾巴上,我们回首会发现,今年关于“中年”的话题一直兜兜转转、挥之不去。从“1988年的中年女子”,到“联合国定义15到24岁为青年”,还有“保温杯泡枸杞”、“华为清理34岁以上员工”,直至年末的“中年油腻男”以及“中兴程序员之死”……每隔一段时间,“中年”的话题就会再次回到舆论场上,中年危机弥漫网络,或悲情,或调侃,或嘲讽,或不甘。

timg (1).jpg

  中兴程序员之死引发的集体恐慌

  12月10日上午,程序员欧某新从中兴通讯的大楼顶上一跃而下,留下四位老人和一对年幼的儿女,结束了42岁的生命。

  欧某新的妻子丁女士在网上发帖称,事发前,欧某新的公司领导跟他谈了劝退事宜。

  欧某新的前半生,是典型的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勤奋,成为中产阶级,改变贫穷命运的故事。他北航本科,南开硕士,一路985名校;华为工作8年,中兴工作6年,一路大公司;二孩,年薪几十万,还有一定数量的股权。

  这样一个事业小有成就的男人,42岁被辞退之后,选择了跳楼,实在是令人唏嘘,也引发了舆论对“表面光鲜”的IT人群的关注,并进一步扩大到“中年”话题,特别是对男性的中年危机的讨论,让持续了近一年的“中年”话题在年末达到最高峰。

  事情过去了十多天,百度搜索中“中兴程序员”的相关信息超过492万条,新闻300余篇,并产生了《男人四十,人生半局》《男到中年,不如狗》等多篇十万+的微信文章。而百度搜索“中年危机”,搜索结果更是高达1240万条。“中年”一词的强大话题包容性,给网民的中年危机集体恐慌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情绪宣泄出口。

QQjietu20171222120611_meitu_3.jpg

   提前杀到的中年危机

  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荣格把人类35岁-40岁之后的阶段定义为“中年时期”。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人通常家庭稳定,事业有成,但会感受到巨大的虚无,这是人生具体目标达成之后的心灵真空,也就是“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上的概念,并没有机械、固定的年龄划分。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你所拥有的一切,家庭、工作、财富,看似美好坚固,但你已有些力不从心;你怀疑人生前半场的意义,却得不到答案,你感到虚无。

  而《人到中年 职场半坡》这篇爆款网文却让人们发现,与以前事业有成后的虚无感不同,现在的中年危机,更多的是“原本一手好牌,转眼就业困难”的中年焦虑。

  裁人首先想到的是老员工、再就业处境尴尬、企业对40岁以上的应聘者格外挑剔……这些爆款网文中的40岁左右的主人公,可以说都是人生中的佼佼者,有好工作、有家庭、有房产,然而一到事业依然非常窘迫。

  这样血淋淋的现实反差,也让“中年危机”提前杀到了80后、90后的面前,让他们不得不在重压之下思考,什么才是中年应该有的“安全”的人生,以及自己若干年之后能不能达到那样的人生。

  以至于当网络上开始调侃“佛系”的90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随缘的时候,有专家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90后在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快速的生存节奏、激烈的竞争中因为焦虑、迷惘、自我怀疑而产生调侃式自嘲——既然明知中年依然是个坑,既然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就干脆别去较劲了。

timg.jpg

  为何中年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中年危机,不仅存在个体的心理因素差异,归根到底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首先,中年危机可以说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力不从心。

  人到中年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重担一肩挑,如同张爱玲描述的: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更好的住房环境、给孩子找个好学校、赚更多的钱……当这些欲望遭遇现实的困境,努力踮起脚尖都够不到理想的人生,反而因为一次工作调整就可能将看似美好的生活击得粉碎。当中年人被这种种困境所“围猎”,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等情绪也就自然而来地堆积起来。

  特别是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中年男性,这种压力更为不堪,导致许多与“中年”相关的网文,直接将“人到中年”改为“男到中年”。

  其次,中年危机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副产品”。

  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农业和手工业占主导的社会,年龄大意味着有经验和技术,中老年人会受到尊重,生活也非常有意义;但到了讲究效率和速度的工业社会,年轻则成为优势。

  网络上关于中兴程序员之死的评论,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大多数网民,特别是从事IT、互联网等行业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时代知识迭代速度加快,分工愈发精细导致跨行转岗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中年人体力精力下降、家庭俗务牵扯,无法对工作全情投入。两边仿佛一副夹棍,把中年人夹在中间。

  这种焦虑感一旦叠加上高额的房价、职场的天花板等,就很容易在压力达到临界点的时候爆发,引发海啸式的连锁灾难。

  中年危机的自我突围

  中兴程序员之死的次生舆论,集中在如何应对公司的违规裁员、中年人如何合理规划家庭财产、工作中如何保持学习创新、如何减轻生活欲望等“蹭热点”的“鸡汤文”和“科普文”。

  总结起来,既然中年危机无法逃避,就只能在自我突围中寻求安全。

  一是认清现实,自我减压。中年人一方面要看清自己所处的行业,既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另一方面适当管理自己的生活欲望,对生活目标不要定得过高。适当自我排遣,喝喝“鸡汤”“佛系”一下也并无不可。

  二是加剧中年危机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例如让孩子的教育保障更加完善、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而是用来住的、降低生活成本畅通阶层流通渠道、建立更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失业压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能够逐渐解决和完善,满足中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年人或许能活得更舒心一些。

  中年危机不仅是个人危机,也是家庭危机、社会危机。帮助中年人安然突围度过危机,就是稳定普通家庭的顶梁柱,也是巩固社会的良性运转。

(作者:  编辑: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