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这场时装秀取材于湖北非遗技艺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张屏通讯员侯庆彭阳慈航
灯光明暗,鼓点中,有英文歌吟唱。高冷的模特们光脚走上伸展台。她们的真丝衣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花朵,或是古老的花纹。这场高大上的秀,取材于湖北非遗技艺:汉绣、黄梅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前日中午,在武汉纺织大学校内的T台上,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别样精彩。
废寝忘食一个月绣作品
“看,这个牡丹就是你绣的呀!”“哟,穿出来真好看!”
昨日11时30分,在武汉纺织大学校内的服装表演厅,观展的两位女士兴奋地轻声交谈。
一问,两人都是汉绣作者,也都是武汉纺织大学今年承办的国家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班的学员。“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上T台,特别自豪。”53岁的王凤燕说,她做刺绣30多年,虽然有深厚的工作经验,也专门学过美术,曾负责过汉绣培训,听说在这个汉绣研修班里,有博导、教授、汉绣大师上课,她赶紧报了名。
“上课之前,老师就说,一个月结业后要交作业搞时装秀,那一个月,我几乎没有回过家,每天上午上课,其它时间都在不停地绣。”王凤燕说,以前绣作品,可能就是照着老样子绣,这次的时装秀“作业”特别重视设计,花样更年轻更时尚。“我绣的牡丹上还镶着金边,模特走出来时后面都有人夸呢!”
另一位学员李晓玉则说,她的技法还不那么纯熟,所花的时间更多。“尤其是这些衣料都是真丝,有的料子甚至600多元一米,我生怕绣错了。”
00后小丫爱上汉绣
“非遗技艺应该如何传承下去?不仅是技艺要传承,观念上更要与时俱进。”另一位学员、“90后”美女方依依则说,这样的时装秀,让古老的技艺焕发了新时代的光彩,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次的时装秀一共有40多套衣服,由近60名非遗传承研培学员完成。”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叶洪光说,他惊喜地发现,年轻人越来越多了:80后、90后都不稀奇,最小的竟然是个荆州的00后女生。“她绣了一朵荷花。”叶洪光说,小姑娘是荆州一个中职学校的学生,特别热爱刺绣,当地的文化馆推荐她来学习,从没离开过家的她,一个人到武汉学了一个月,话不多,周末也不出去玩,在学校里练手艺。
而在大学里,非遗课程也受到了大学生的热捧。“这几年,纺大开设了公选课‘汉绣兴趣班’,请来各地传承人授课,场场爆满。”叶洪光说,有女生上课后很受启发,在网上开店卖自己做的汉绣包包,生意很好。
(作者: 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