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要闻

朱英国院士昨日在汉病逝 研究水稻近半世纪贡献不输袁隆平

发布时间:2017-08-10 09:50:36来源:楚天金报

图为朱英国院士 通讯员吴江龙供图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宋锐 通讯员吴江龙 实习生张瑞

  昨日凌晨,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据了解,朱英国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8月13日8时30分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科研贡献堪比袁隆平

  朱英国出生于1939年11月,湖北罗田县人。年轻的时候,他心里就埋下了一粒梦想的种子: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1959年参加高考时,朱英国一连填了3个武大生物学的志愿,1964年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他留校任教。

  朱英国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先驱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40多年来,朱英国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机理、杂种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优质高产杂交稻育种和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选育的杂交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近1亿亩,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国际杂交水稻中,朱英国的“红莲型”与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三分天下。虽然成就与袁隆平比肩,但面对“鄂版袁隆平”的说法,朱英国曾表示:“袁先生是杂交稻的先驱,是我的良师益友,是中国的骄傲,我对他非常尊敬。我与袁隆平没有可比性,我们科研的重点、所处的外部环境都有很大不同。我只是努力追赶,并尽力做出特色。”

  从不因自家事麻烦组织

  “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学者,他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关心都让我们敬重和爱戴。”回忆恩师朱英国时,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阳生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敬业”和“关怀”。“由于受气温限制,湖北的水稻一年只能种一季,为了更好地研究,我们会经常去‘天然的温室’——海南,那里每年可以比湖北多种一季水稻,大大加快水稻育种科研速度。”李阳生说,从上世纪70年代起,朱英国就一直坚持每年在海南做半年研究,然而那个时候的科研条件不比现在,从武汉到海南最快也要一周时间,从火车转汽车转船再转汽车……一路上,朱英国带着稻种、被子、蚊帐等上百斤行李,有时甚至是一路站到海南。“我们碰到任何困难,老先生都会尽最大能力帮忙,但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家里的事麻烦组织。”李阳生回忆,老先生的夫人是一名临时工,有一年单位发奖金没他夫人的,老先生便悄悄准备了一笔钱给他夫人,告诉她这是奖励她工作认真的奖金。“这笔奖金是他对家人的愧疚啊。”李阳生感叹道。据朱英国一位朋友回忆,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朱英国至少有26个春节没能与亲人团聚。

  大年初一还在忘我工作

  据了解,朱英国在武大先后招收了近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遗传学、杂交水稻科学人才。

  高峰是朱英国的研究生,在他眼里,朱英国是一位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学生无微不至的人。“2010年夏天,我和同学在洪山区的水稻试验田做水稻样品取样试验,那天特别热,但为了获得最准确的数据,我们都抓紧时间在烈日下工作。”高峰回忆说,突然,他们看到已年过七旬的老师朱英国不顾高温,为大家送来了解暑的水果和饮料,并走到地里为大家做示范,指导试验。“我们当时都特别感动。”高峰说。“2012年春节,我在家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份重要的文件落在了学校,于是第二天就从陕西赶回武汉。”高峰告诉记者,那天是大年初一,当他推开办公室大门时,看到朱英国正伏在办公桌上写东西,“当时我很意外也很震撼,没想到老师这么忘我地工作,连春节都不休息”。“今年7月,我们一起到医院看望老师。在医院的病床上,老师还不忘询问我们各自的工作进展和生活状况。如今老师走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他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高峰哽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