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一方水土一方人,这些年折腾跟吃有关的世界纪录还真不少。
世界上最长的油条
2014年9月24日,在第十五届中国美食节上,6位武汉师傅用15分钟的时间,共同炸制出一个长达3.732米长的油条。这根世界上最长的油条总共用了25斤低筋面粉、25个鸡蛋、大几两盐、480斤菜籽油。此前,世界上最长的油条是3.39米,在上海诞生。
外焦里嫩、金黄透亮、蓬松酥脆的油条配豆浆,想想都流口水,不知道这最大油条最后被几个吃货干掉。
世界最大的小龙虾雕塑
2015年6月14日,在第六届潜江龙虾节上,一座高15米、长18米,重100吨的小龙虾雕塑被认证为“世界最大甲壳类动物(小龙虾)雕塑”。
这几年小龙虾席卷中国,“一只虾养活一座城”真不是玩笑,去年仅武汉消费小龙虾就达到1500吨,如果将虾头尾相连可绕地球83圈。
天下第一吊锅
2015年1月24日,一座直径5米、高3.5米的铜制超级大吊锅在湖北罗田县余三胜广场亮相,这个吊锅的食材有300多种,包括有板栗、土鸡、黑山羊、黄牛肉等,总重达3吨,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心认证为“天下第一吊锅”。
说起吊锅,可能不少人不知道,在湖北的罗西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老米酒,兜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兜子火”指的就是吊锅,在鄂东地区这个锅的历史能追溯到宋朝。
小编有幸去年吃过一次,食材非常地道!
湖北“万家宴”刷新吉尼斯纪录
2011年1月27日,一年一度的武汉百步亭社区“万家宴”以8146道不同菜肴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多场地同时展示最多菜肴的宴会。而此前与此类似的纪录,是2009年菲律宾厨师及其学徒在一天内做出的5845份菜肴。
百合、螃蟹做成的“和谐社区”,菱角、鲤鱼、芹菜做成的“邻里情”……3万多居民的“团年饭”吃的不是饭,而是情怀!
民以食为天,在吃上面,湖北人还创造出了很多“之最”。
监利小龙虾:产量5年湖北省第一
“中国小龙虾第一县”在咱们湖北监利县,监利小龙虾产量已连续5年湖北省第一。去年全国小龙虾产量突破60万吨,而监利县的小龙虾产量就高达10万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小龙虾大县。
潜江小龙虾:中国最好吃的小龙虾
而咱湖北潜江小龙虾被誉为“中国最好吃的小龙虾”,尾肥体壮、爪粗壳亮、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每逢吃虾季,外地人不远千里坐动车来潜江“嘬虾子”。
秭归脐橙:让秭归成为中国第一个脐橙之乡
宜昌秭归脐橙种植历史悠久,屈原的《橘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橙树。湖北秭归1995年被誉为“中国脐橙之乡”,此美誉在现在可能已不是唯一,但一定仍然是第一个得到此美誉的。
罗田板栗:南无敌手
罗田县是板栗的源生地,年产值达到10.5亿元,以果大、质优而闻名于世。有国外板栗专家在罗田考察后称赞“罗田是一个板栗基因库,一个天然的板栗王国”。国内板栗专家称赞罗田板栗是“南无敌手,北有优势”。
天门蒸菜:4600年的历史
还记得登上《舌尖上的中国2》的天门蒸菜吗?天门人称他们的蒸菜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这绝不是吹牛,因为有出土文物为证。在距今4600多年前的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蒸器——甑,同时出土的,还有稻种的遗留物以及鸡、鸭、豕、鱼的残骨。考古发现,属于稻作文化圈的天门先民,在用陶甑蒸制米饭时,就放入了鸡蛋或萝卜,让米饭和菜同锅蒸熟,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能源。
天门蒸菜节
宣恩火腿:中国四大名腿之一
湖北宣恩火腿与云南宣威火腿、浙江金华火腿、江苏如皋火腿并称“中国四大名腿”。宣恩火腿以肉质滋嫩、油而不腻、香味浓郁、咸香回甜而著称于世,另外恩施州硒资源富甲天下,含硒也是宣恩火腿受到青睐的一个重要特点。
虽然这些湖北美食没有申请吉尼斯,却也声名远播,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世界级”!
看得嘴馋了吗?快来说说你家乡的美食“之最”。
(综合|湖北日报网李琛)
(作者: 编辑:罗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