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经久不息地回荡在荆楚大地上。通江达海的湖北省正努力奋斗,争当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各地政法综治部门密织社会治理网络,撒下天网、地网、人网,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收获平安湖北建设的“鱼米满舱”。
架“天网” 预知预防创平安
【看点一:雪亮工程】 湖北省从2013年开始推进的“雪亮工程”,是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基层治安技防工程。省、市、县层层建立由党政分管领导挂帅、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制定《湖北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2016-2020)实施方案》,推广四种“政府+”模式破解资金保障难题。
■ 对机关事业单位采取“政府+文件”的办法,由财政出资,采用行政手段推进实施。
■ 对农户、商户采取“政府+市场”的办法,财政补一点、个人出一点,鼓励市民投资视频设施建设。
■ 对规模企业和各类经济实体采取“政府+公安机关+主管单位”的办法,引导企业建设视频监控设施,加强内部安全防范。
■ 对“三无小区”采取“政府+帮扶单位”的办法,从机关运行经费中挤出一点支持视频设施建设。
经过三年努力,全省初步建成环省、环市、环县、环城四道监控网,布设的103.1万个各类视频探头,犹如天空中的万盏明灯,照亮了城市、乡村重点部位及各主要道路卡口,让一切不安全因素都难以逃过“雪亮工程”的火眼金睛。
【看点二:实战实效】 “雪亮工程”强调实战、实用、实效,实行平台和网络架构统一建设、数据结构统一标准、平台软件统一设计,省、市、县三级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共享,对重点部位、复杂场所全覆盖。全省建成各类智能卡口1200个、警务服务站500余个,各类群防群治力量超过100万人,织密了防护网。各地在实战中探索建立视频导侦、四侦联动、合成作战模式,把实时监控和侦查破案功能结合好、发挥好,实现重点部位1分钟反应、公共场所3分钟处置、涉案区域10分钟封控,促进打防管控一体化,最大限度发挥“雪亮工程”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
【看点三:音视频一体化】 湖北省选择宜昌市远安县作为“雪亮工程”建设样板县。远安县“雪亮工程”起步早、起点高。他们首先发挥财政资金优势,采取“县财政+”的模式,在县属75家机关事业单位建起400多个高清视频点;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和商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在农户和商户中建起2600个高清视频点,进一步扩大“雪亮工程”覆盖面;主管单位出建设标准,引导企业自筹资金建起260个高清视频点;机关事业单位结对支援“三无小区”,资助建起146个高清视频点,消除了盲区。远安县还动员、吸纳社会资金1500多万元,开展了音视频一体化建设,让公共安全视频系统不仅能“监控”,还能“管控”,把治安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在城区建设178处音频点,推进音频、视频联防联巡联控。在案件处置中,及时利用音频系统稳控现场,实现报警、监控、指挥与处置一体运作。在治安防控中,利用音频广播实时开展交通安全提示、风险提醒、治安宣传、平安创建等。在交通管理上,利用视频巡查实时获取路面信息,对违章行为实时抓拍,对乱停乱靠、交通拥堵等情况利用音频点对点提醒,实现交管指令有的放矢、交通警力精准投放、执法行为人性亲民。
“雪亮工程”层层落实,乡村社区全覆盖
布“地网” 疏而不漏护平安
【看点一:联防联动】 湖北将全省范围内公交枢纽、重点场站纳入公安武警、特警和巡警巡逻防控的重点,采取公秘结合、专群结合方式开展联勤联动,织密巡控网。在公交车上全面配置一套安全锤、一套灭火器、一套GPS系统、一套视频监控系统、一条警示标语、一套语言提示系统、一块电视显示屏、一幅卡通宣传画、一部车载宣传片,夯实防控工作基础,完善安防网。督促公交企业在各场站建设视频监控、电子门禁、红外报警等技防设施,加强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做强科技网。武汉市政府投入6500万元建成城市公交4G无线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由可穿戴装备和后台控制系统组成,民警穿上装备后,案发现场和执法场景可实时传回指挥中心,画面、声音十分清晰。指挥中心可根据现场情况,调度警力,制定作战方案。
【看点二:源头管控】 全省坚持抓源头、抓苗头、抓人头,建立地毯式排查、菜单式检查、签单式督办工作机制,强化社会面、客运车辆、危爆物品等要素管控。健全大型活动审批、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风险评估制度,强化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寄递、物流企业安全监管,严防危险物品非法流向社会,守牢安全底线。在车站、商圈等重点部位,实行巡警、特警、交警和武警联合武装巡逻处突机制,推行地方、铁路、民航公安机关联勤联控,做到单位内保全覆盖、社会面防控无死角,提高了见警率。
在加油站普遍实行散装油品销售实名制;以查硬件、查台账、查制度、查人员、查运输、查违规为重点,对危险品生产、销售单位开展常态化检查,确保不发生危险品丢失、被盗,控住重点物品。对公交车驾驶员开展反恐防暴培训,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易燃易爆化学品的识别及应急处置知识,掌握“看、闻、问、查、劝”工作法,防止乘客携带危险品上车,把好上车关口。通过在公交车、站台显示屏滚动播放防暴恐宣传片、张贴宣传语等方式,增强群众安全意识。
【看点三:专群结合】 在各地公交运营公司设立警务室,在120余个公交场站逐一明确责任民警,做好重点区域日常防控工作,做强公安专业力量。督促公交企业加强保卫机构、力量建设,全省共配备专职保卫干部1000余人、保安 7000余人,做强公交企业安保队伍。按照政府出资、企业实施、公安监管的方式,组建公交反恐安保大队,承担站场安检、随车检查、应急处突、宣传教育等任务。发展公交系统内保队伍,加强公交企业群众性第一应急处置力量建设,完善从单位案件发生到民警现场处置之间关键性的三分钟处置链条。组建平安公交志愿者队伍,仅武汉市就在各公交线路经常乘车的市民中物建1000余名“平安公交志愿者”,由政府给每人每月发放50元交通费,及时发现并协助司乘人员处置突发问题。
织“人网” 城乡基层筑平安
【看点一:网格员】 湖北省在社会治理中,加快从末端处置向前端治理转变,依托以16万余名网格员组成的主力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这些网格员常年活跃在社区、村居,进家入户排查矛盾纠纷和各类治安隐患,登记基础信息,并上传到综治信息系统。各地根据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性质与严重程度,按照规定流程分级处置,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大部分地市综治信息系统的三维地图上,随机输入居民的姓名就能精确查到其居住的房屋信息,任意点开房屋,也能查到居住人的详细信息。而“以人找房、以房找人”功能的实现则要归功于网格员对人、地、物、事、情、组织等综治要素和数据的全采集、全录入和全更新,甚至对城市建筑物、路灯、井盖等基础设施都进行了数字化编码;还对实有人口分类建库,建成人口库、房屋库、法人库等,并关联公安、卫计、人社等八个部门的信息。网格员利用布置在居民楼里的含有人房信息的芯片RFID,对出租屋房屋信息进行采集、更新。
网格员在汇集基础信息
【看点二:中心户长】 恩施州有一类特殊的网格员叫“中心户长”。该州将网格内相邻农户按10至50户左右,划分为同一个治安单元,推选一名中心户长。通过中心户长上传民情、下达政意、调解纠纷、组织联防,筑牢基层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将网格内相邻固定电话或移动用户以10户左右为单位组成一个群组,其中任何一户遇紧急情况拨打“995”,即可发出报警和求助信息,群组内其他农户会及时支援帮助。中心户长手持配发的具有GPS定位功能的网格化管理智能手机,每天在网格区域巡查走访,全面收集党务、民政、综治、人口等各类信息,对公共服务类、社会事务类、安全稳定类、应急管理类、党的建设类、依法行政类、社情民意类信息进行逐级分类、分项采集和逐级汇总,形成数据库。每名中心户长就如同一个个反应灵敏的“棋子”,能随时随地发现网格中的突发问题,及时预警,随时随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并资助解决。
城乡网格化管理中心
【看点三:帮教特殊人群】 湖北省充分利用城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的优势,认真摸排梳理各类特殊群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管理到位。针对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打造社区书记、社区民警、网格员共同参加,卫计委、民政、人社、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相衔接的帮扶模式,自助研发基础信息软件,建立社区关爱、服务管理、解困帮扶等信息化系统,动员专业人员、社区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参与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来,形成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新格局。
(作者: 编辑:高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