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看仙桃工商资本如何下乡

发布时间:2013-04-22 05:42:37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张卫华 通讯员 熊少鹏

  编者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工商资本发展种养业,为农村带来哪些变化?

  今日,选择资本“上山”“下乡”两个事例,看其喜乐,探其酸楚,以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本力量。

  仙桃民间资金充裕,不少资本已投向农业。近日,记者走进这些企业,了解他们的喜与忧,苦与乐。

  农业商机诱人

  12日早上8时,杨林尾镇兴隆村村民谢又生扛着锄头准时来到蔬菜大棚里上班,上午的工作就是锄杂草。

  两年前,谢又生将2亩多田流转给湖北维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盖起蔬菜大棚,每亩年租金700元,每月从公司能拿1400元工资。“过去我一亩地一年也就千把块收入,如今3000多元。”谢又生说。

  湖北维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板杨想武,在仙桃的无纺布界是名人。2011年,他在杨林尾镇兴隆村建成400多亩的蔬菜大棚。今年10月底,1000头种猪、2万头商品猪的养殖基地也将建成。

  在通海口镇,湖北天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投资1100万元。“到明年,这里就要形成集蔬菜采摘、特色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产型休闲观光农业,预计收入不比经商差!”公司法人代表朱明进对自己的项目很有信心。

  仙桃市委农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受工商资本青睐,目前该市新增新型现代农业企业10多家,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

  光有热情远不够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杨想武不否认创业之初的艰难。

  2011年,杨想武投资100多万元,兴建400多亩蔬菜大棚。当年,因为技术不过关,亏损70多万元,亏损额达到了总投资的70%;去年,经专家请教,加上自己摸索,技术是过关了,但又因为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还是亏了30多万元。“有了两年的摸索,我相信今年一定能扭亏为盈;但最好是项目启动之初,要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杨想武说。“农业是朝阳产业,农业项目是长期投资项目,需要长时间的坚守才有赢利。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光靠一时热情远远不够。”仙桃市委农办主任肖家邦认为,工商资本下乡,首先对项目要有充分的论证和风险评估,如果没有稳固的销售渠道,对行情没有准确的预期,盲目跟风,失败也就难免。其次就是要有专业技术人才保驾,注重引进农业专业人才。再就是要规范土地承包合同,避免土地流转中出现承包纠纷。

  三大制约因素

  “土地流转滞后、技术要求难满足、基础设施不配套。”采访中,朱明进和杨想武如此描述制约工商资本下乡的三大因素。“在村委会享有产权的情况下,目前仍有2户没有退租。”去年年初开始,朱明进便对协伟村的低洼地进行土地流转,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23户中还有2户70多亩的低洼田没有到位,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规划。

  “如果政府能出资在围湖河与排河风景区的连接处修一座桥,我们20分钟就能到城区了。”如今,进入朱明进的农庄,必须换乘越野车绕道而行。政府帮助修路、建桥已成为朱明进最大的愿望。

  跟朱明进一样,基础设施的不配套一直困扰着杨想武。2011年起,杨想武的生猪养殖项目开始启动,按正常进度,一年的时间就能建成,但就是因为路的问题,却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杨想武呼吁:要像抓工业园区一样抓农业园区建设,支持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做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像工业招商引资一样,促进工商资本项目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