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荆楚讲坛:武汉工业遗产价值漫议

发布时间:2018-07-30 13:19:25来源:湖北日报

7月24日下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公益学术讲座“荆楚讲坛”在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特别邀请作家、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人文武汉学会副会长侯红志作了题为《武汉工业遗产价值漫议》的专题演讲。本次活动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承办,200多名市民和纪念馆全体员工到场聆听。

武汉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保护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关系?侯红志为听众进行了深入讲解。

武汉工业遗产的价值

“这些年来,我从事民间的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有感到欣慰的地方,也有感到心痛的地方。”讲座伊始,侯红志谈起自己这份“志愿事业”时感受颇深。“一些留在老武汉人心中抹不掉的记忆:如老武汉展览馆、京汉铁路、原国有大型企业具有时代特色的大门、厂房、办公楼,建国后创办的大批院校的大门、教学楼等,都被认为与现代化面貌不相称而相继被拆掉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更是一种观念上的落后。”侯红志援引“荆楚社科名家”冯天瑜的评价和观点认为,当我们从事现代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不知道现代文明从何而来,这是非常可悲和可怕的。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内陆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制造业的重要聚集地,拥有种类和数量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以前大家对生活建筑较关注,但是对工业建筑关注较少,近10年来开始重视工业遗产保护。“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和进步!”侯红志对武汉近年来的工业遗产保护成果表示欣慰:2012年,武汉市遴选出包括既济水塔、南洋大楼、汉口电灯公司等在内的27处工业遗存作为第一批工业遗产。目前,包括武汉长江大桥、大智门火车站等在内的第二批38处工业遗产的保护规划工作也在落实之中。

侯红志以他参与编写《武汉工业遗产》一书及与“人文武汉”网友一起对武汉三镇工业遗产寻访、考证的亲身经历,结合对汉阳铁厂、江岸车辆厂、申新四纺织厂等工业遗产价值的分析,认为工业遗产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具有反映时代特征、振奋民族精神、传承产业工人优秀品德的历史、社会价值;二是对于长期工作于此的技术、产业工人及其家庭来说,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三是由于见证了科技对于工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具有所处时代的科技价值;四是由于见证了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具有推动时代前进的经济价值;五是由于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他认为工业遗产作为时代深刻变革的物资证据,对人们认识工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某类工业活动的起步和过程具有普遍的价值。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虽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

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关系

2009年3月,湖北省启动工业遗产消失调查,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文物保护范畴。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先后出台了工业遗产的保护政策和规定,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工业遗产,然而这并没有遏止武汉工业遗产消失的势头。侯红志认为,武汉工业遗产保护面临四大难题:一是产权归属难。工业遗产大多是工厂的厂房和设备,文保部门想保护,但使不上劲;二是维修保护难。工业遗产多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维修很难做到“保持原状”;三是资金来源难。许多拥有工业遗产的老企业目前正面临困境;四是遗产鉴定难。“当代城市化加速发展,使得这些原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进入了城市中心地段,这样就出现了工厂的外迁,留下了许多有特色的现代工业遗迹,是将这些遗迹变成房地产开发的牺牲品,还是对其进行保护和有创意地再利用?这是个重要的抉择。”侯红志大声疾呼。

2017年,武汉荣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是以“老城新生”作为申报主题,将创意设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目的是让老城不断焕发出新活力。在侯红志看来,这个主题正好是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要直面的重要课题,在工业遗产保护上不仅要做到精准、科学,更要注重将其融入到城市新建设中,让历史建筑与城市对话,实现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协调。但武汉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整合武汉丰富却又分散的近代工业遗产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

(文:叶先培 图:杨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