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曹院士近距离观察江豚。(记者 陈迹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黄璐 实习生 李佳璇
院士档案
曹文宣,鱼类生物学家,1934年出生,四川彭州人。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在鱼类分类学、鱼类生态学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均有深厚的造诣。曾9进青藏高原,通过对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高原环境变化适应性关系的研究,创新性地论证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发展历史,发展了我国的动物地理学。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主持了多项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选址和建区方案,长江上游鱼类保护方法等专题进行了极有价值的研究。
3月30日,正在接受采访的鱼类研究专家曹文宣院士突然收到了一条信息——
近日,江西鄱阳湖蛤蟆石水域附近居民发现一头江豚的尸体,这头成年江豚身上有2处被利器明显划伤的断裂面,初步判断它是被螺旋桨击中致死。“每次只要一看到江豚死亡的消息,胸口总像被石头堵住了一样。再这样下去,江豚就要步白鳍豚的后尘了!”“走,我们到白鳍豚馆看看江豚。”曹文宣院士带着记者,径直向城中村的白鳍豚馆奔去。
修复长江生态只盼十年禁渔
“看,听到人的脚步声,它就手舞足蹈地过来了。你向它们招手,他就对你微笑,非常可爱。”在豚馆里,一头头憨态可掬的江豚畅游水中,80岁的曹文宣院士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兴奋,情不自禁地这摸摸、那看看,流露出对鱼类的深深情感。“这么可爱的小家伙们,不知道人类怎么忍心伤害它。”鱼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曹文宣院士不停地摇头叹息,心中有着掩饰不住的焦虑和惋惜。“4月1日起,长江又开始三个月的禁渔了。虽然这已是长江实施禁渔制度的第11个年头,但效果都不是很大。”曹文宣忧心忡忡: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绝灭”,白鲟也10年不见踪影。此外,江豚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从2006年的1800头减少到2012年的1040头。如果现状依旧,不出10年,江豚也将灭绝。“过度捕捞是导致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曹文宣说,长江中下游3个月的禁渔期,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类繁殖。但禁渔期结束渔民更加疯狂的捕捞,仍然加速了鱼类资源的衰退。“仅靠三个月的禁渔期,是难以让资源恢复的。”在曹文宣院士看来,禁渔10年是实现长江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曹文宣早在2006年即提出“全江禁渔10年”。
然而,对于江豚、白鲟等以鱼为食的大型动物来说,长江禁渔10年也是它们长久生存下来的唯一希望。曹文宣表示,除了电捕和轮船螺旋桨对它们造成伤害外,食物鱼的减少也是导致这几种动物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如果经过1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鱼类丰富起来,这些珍稀的水生野生动物将有充足的食物,长江生态环境就会逐渐恢复。
政府为长江流域的发展描绘了新蓝图,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曹文宣希望,禁渔十年的建议能够进入长江经济带的具体设想中。
餐桌上多了一条“武昌鱼”
“若说我为科研所做的贡献,那就先聊聊湖北人最熟悉的鱼。”曹文宣在纸上写下了一种鱼的名字:团头鲂。
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其实,“武昌鱼”就是古时产于鄂州市樊口镇的“鲂鱼”、“鳊鱼”,味道鲜美。
1955年冬,曹文宣在梁子湖进行野外考察,梁子湖出产的此类鱼约占总产量的10%。“虽说产量不算低,但鲂鱼本身有繁殖能力强和生长较快的特点,湖中又有极其丰富的天然食料,这种鱼在渔产中比重还应该大大提高。”
在梁子湖,曹文宣用捕到的性成熟团头鲂人工授精,并在煤油灯下连续观察胚胎发育过程,绘制了各个发育期的图。他在1960年发表的论文“梁子湖的团头鲂与三角鲂”中,提出团头鲂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并有条件作为池塘养殖的对象。
“我是最早确定武昌鱼可以池塘养殖的学者。”曹文宣对自己这项科研成果感到颇为自豪。1962年4月20日,《人民日报》第5版发表了曹文宣的文章《漫话武昌鱼》,文章中对武昌鱼的生物学特点做了详尽介绍。
曹文宣从书架中找出当年的这张报纸,岁月的侵蚀已经使纸张变得又黄又脆,但这项珍贵的科研成果不仅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繁养武昌鱼的市场价值,也使武昌鱼从此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一生苦与乐全部系于鱼
“在家乡四川彭州新兴乡的小河边,河水清清鱼儿多,挽起裤脚踩到水中凉丝丝的感觉,和翻开一块石头看见藏在下面的小鱼时那种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童年记忆中的美好片段总会浮现在曹文宣的脑海。“鱼类研究是很有意思的,做这项工作能给我很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年幼时深深迷恋于大自然的神奇和深奥,长大后曹文宣也如愿以偿地踏上了一条与鱼儿为伴的野外科研工作道路。
1956年至1976年的20年间,曹文宣9次踏上青藏高原,采集了近百种、上万条鱼类标本,并发现了22个鱼类新种。
因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直到42岁时曹文宣才结婚。而为了下河抓鱼,他不幸染上血吸虫病。在高原长期缺氧及强紫外线的条件下,他的双眼患上白内障,一度需戴1800度的眼镜才能看书。
那时很苦也很累,可那种疲惫却让曹文宣感到心安。
现在看到越来越被压缩的鱼儿的家园,曹文宣还有一种深刻的无奈。
他说,鱼儿不会说话,他一辈子同鱼打交道,最了解它们,他有责任帮鱼类讲点话。“人类大吃它不说,还要弄得它绝种,这是没有道理的。”
在曹文宣的眼中,鱼类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员,这些小小生命也应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记者手记
老人心中只有“鱼”
亚马逊食人鱼、川西雅鱼、南美洲美鲇……走进武汉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的办公室,记者见到的每个摆设都是鱼造型,听到的每个话题也是鱼。
作为鱼类生态学的科研工作者,每当看见人类破坏鱼儿的家园或者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曹文宣都感到痛心疾首。他曾在洞庭湖一带拍摄到人们捕捞幼鱼的照片,当这位80岁的老人向记者摊开这些照片时,用到了“触目惊心”四个字。“作为一名科学家,我除了有责任呼吁大家保护鱼类和维系生态平衡之外,更大的责任就是研究出补救的措施。”曹文宣说。
从年轻的小伙子到一头白发,为了谋取长江鱼类的生存空间和出路,曹文宣院士仍在为鱼儿风雨奔波,只为护住鱼儿的家园。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