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秋季喻家山文学论坛:作家毕飞宇谈文学经典化

发布时间:2013-11-17 22:12:27来源:SRC-13

  荆楚网消息(记者艾凌璐 实习生姚亚坤)11月17日上午,第四季“春秋讲学·喻家山文学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故事与经典”,共有1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论坛遵循一位作家与一位评论家的惯例,特邀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八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进行“自由发言”,与论坛老中青作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话。

  在论坛上,毕飞宇说到,真正的写作之人不谈经典是荒谬的。但他不会时时刻刻把经典挂在嘴边,他更愿意用“活着”二字代替经典。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离不开时间,如酿酒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的化学反应发酵而成,写小说亦是如此。每个作家都不希望自己写的小说出版后一年或两年就死掉,相反能经历十年到百年的不朽,这不仅仅是作家的虚荣更是基于道德层面。

  “文学是为生的,是要上升到写作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毕飞宇引用鲁迅的话表达了自己对此的理解。他认为,写作是让自己的作品比自己活得更久。要达到这种目的,作家除了要在书房和社会考究更积极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面对学院派的批评。虽然学院派批评历来不是个好的名词,甚至饱受讥讽,但毕飞宇说自己对学院派的批评从不质疑而是尊重。因为他觉得在文学作品真正价值的提升上,文院派批评起了重要的作用。

  毕飞宇介绍说,那些成为经典的作品无论是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还是鲁迅笔下的阿Q,恰恰是经得起老师、学生的无数次推究而百读不厌,已经构成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表达、情感表达、寓意表达。他觉得作品如果要经得起学院派批评,作家需要具备有能力有才华和良好的态度,而态度是第一位。纵观现代许多作家,写小说的能力够,如果写小说的态度更认真一点,出来的作品就更能经得起学院派的批评,更有成为经典的希望。

  在探讨作家理性和感性的辩证问题时,毕飞宇提到,中国作家大部分是偏感性的,不喜思辨,理性的写作是他的努力方向但也不能怀疑自己的感知能力。因此,毕飞宇类比自己每次进入写作的状态,就像草原上吃草的羊群,而旁边有牧羊犬的驱逐。羊吃草是非理性的、自由的,由牧羊犬来规限方向,但恰恰牧羊犬领导的方向是羊群能找到草吃而想走的方向。这种牧羊犬与羊的关系就好像理性与感性的互文关系,通过彼此商讨,产生无限生动的感知和理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