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武大测绘学子赴四川地震局调研 带回11篇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3-09-04 11:00:54来源:SRC-13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苏靖尧)“地震局是干嘛的?为什么每次地震都测不出来?”近年几场大地震后,网络上对地震局的争论尤甚。8月31日,刚刚结束四川之行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的8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地震局的职能有很多,决不能用简单的‘测震’二字概括。”此行实践队队长大三学生刘小梅说。作为地震研究的准“嫡传弟子”,八位同学此行用近50G照片和11篇实践报告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地震局的确在做相当多的工作。”大二的李松妍总结道。

  地震?长中短期监测研究

  “除了网络上可以查到的资料,我们在地震局办公楼看到了相当先进的研究设备。”队员熊奥林介绍,全国地震局系统同步共享的通信网络,保证了地震信息第一时间送达各级政府。

  以四川省地震局为例,其依托两大核心技术的网络通信中心在512地震和芦山地震第一时间对灾情进行了评估,45分钟内自动生成了灾情简报,为政府应急指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遍布全川的地震台网也在将地震波数据实时传送至位于成都的地震监测中心,并与全国同步联网。

  事实上,不论是地震局还是中科院、各大高校等研究机构都在研究着地震的长期预测和研究。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监测中心主任杜文康表示,地震的前兆异常与地震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准确的地震预报是一个尚未解决的世界性科学难题。但目前地震局在地震的中、长期预报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震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长期乃至中期预报。

  预警!第一时间信息发布

  在芦山地震中迅速走进公众视线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利用完全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监测到了芦山地震,并提前28秒向成都发出预警。

  “我们认为,参照日本,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将会在未来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队员何嘉璐说,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发出警告,她因此对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这家民间研究机构十分感兴趣。

  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亲自接待了这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赤子”。王暾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研究所的各个部门,并详细介绍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各个环节。鉴于其在盲区范围、误报率和建设成本等方面相对日本等国家的优势,王暾博士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的地震预警系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据了解,该所研发的QuakeSolution TM系统已经在我国28个省市布设了大范围、高密度的监测台站,实现了实时监测与信息发布,已经应用于部分地方地震局、学校、社区及高铁线路等,并成功预警了芦山地震等,其开发的手机预警软件已经有超过3万人使用。

  科普,莫戴有色眼镜视之

  “事实上,民众对于地震局的抱怨归根结底在于对地震局职能的模糊。”实践队副队长苏靖尧认为,“大部分人想当然的认为地震局的唯一工作就是预报地震,这恐怕局限了些。”

  12322热线你听说过吗?防震减灾日你知道是哪一天吗?实践队在成都的调查显示,78%的人平时接触过地震知识的宣传,约75%对地震原理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仍有约70%的人对地震局的工作不甚了解,虽然更多的人选择了支持地震局。

  “实践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地震局的12322热线。”队员谷骏说,12322热线是中国地震局全向全国开设的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据四川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张翼介绍,四川省的12322热线在芦山地震期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解释异常前兆、普及救灾常识、稳定灾民情绪、沟通震后救援,短短几天内解决了八百多人的问题。

  事实上,除了12322热线,地震局还面向公众开发了“地震速报”手机客户端、防震减灾网、微博等,同时绘制全国地震烈度分布图,在城市建设和震后重建中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估。因此,张翼将地震局的工作归纳为三大部分: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灾后救援。

  “单纯的讲地震局没有作为是不全面的,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地震工作者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地震预报之路仍旧漫长。”刘小梅总结道,“我们大学生也负有社会责任,要不传谣、不信谣,用理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