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如何落实中央精神,让民营经济茁壮成长?
11月22日工信部在汉召开的全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各省区市的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分享经验,探求解难之道。
【现状】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面对民营经济面临的困难,有什么妙招、新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各地已纷纷行动起来——
成立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比如,湖北成立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一组长和组长的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安排7亿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奖补资金,促进民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亲商友商。黑龙江齐齐哈尔建立中小企业微信平台和33个企业微信群,覆盖全市16个县区近2200户企业,企业可随时反映有关诉求;七台河市建立“微市长”“微区长”“微警长”24小时在线平台,随时听取企业诉求,当好企业“服务员”。
出新招缓解融资难。四川在全国率先试点、并推广以核心企业带动为特点的应收账款融资“长虹”模式,让长虹的供应商凭借供货合同获得银行贷款,贷款则由长虹公司到时归还。前9个月,促成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411.79亿元,占当期全省应收账款融资总额的56.04%,企业贷款平均周期缩短3到5天,利率在6%到8%之间。江苏加快推进公益性转贷平台建设,1月至9月全省转贷应急资金平台转贷金额700亿元,服务企业6000家。在福建,自2015年起每年预算安排1200万元,支持128家小微企业通过“新三板”“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融资。
设立专门服务机构。广东成立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与省中小企业局合署办公,综合协调相关部门服务民营经济;河南在省经信委中小企业服务局加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牌子,协调解决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宁夏出台知识产权保护运动计划、执法维权专项行动方案、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
【困难】
民企遭遇怪象:两个“并存”
会议传出的信息表明,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遭遇政策多与政策缺失(如税率、社保费率高等)并存、惠企政策较好与政策知晓率落实度不高并存的怪象。
据介绍,虽然眼下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多证合一”加快推进,但在日常的政策执行层面,依然存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形门槛,使民营企业在招投标、参与PPP项目时,经常铩羽而归——说是平等竞争,但一到节骨眼就“被落榜”,还无处投诉。
融资,更是挡在眼前的“高山”。对主板上市,中小民营企业很难达到标准,无法直接融资。而一些商业银行惧怕风险、不愿担责,将贷款发放给中小民营企业意愿不强,即使企业争取到贷款,还要缴纳各项费用,贷款成本较高。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解燃眉之急,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也不愿转型。受市场竞争、成本上升和环保等因素影响,多数民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普遍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转型困境。一些民营企业“小富即安”,存在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企业成本高企,难以打赢粗放式经营与绿色化发展的“遭遇战”。
【支招】
条条建议,直指民企难点
座谈会上,一条条建议,直指民营企业难点、痛点——
在落实政策上下功夫。“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狠抓督办,以有效的方式切实加大中央和地方惠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增强企业获得感。
移走融资高山。加大力度推广无还本续贷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无间贷”“连连贷”等无还本续贷模式,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无还本续贷笔数及金额占比。同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通过政府“过桥”资金等进行续贷的民营企业,不抽贷、压贷,不列入“关注类”贷款。
给予民营企业“宁静时间”。建议进一步清理、减少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严格防止各级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中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当干扰与不利影响;建立并推广“宁静工作日”制度,期间除涉及重大违纪案件查处、安全、环保、食品药品、税收等必要性的法定事项检查外,各级各部门不进入企业进行检查,给企业“宁静时间”生产经营。
提高地方相关机构的规格。从国家层面加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机构,强化地方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建设。
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化。不少省份建议,部里出台相关文件,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予以资金支持。
会议指出,将充分吸纳各地建议,进一步强化措施,让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