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用的手机,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新器官,离不开了。”一位互联网大佬发出这样的感慨。
的确,如今的手机功能,不止于打电话、发短信,而是作为一个基础的联接平台,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拿出行来说,开车、走路要看手机导航,叫车也要用手机,哪条路堵不堵也要查手机……更不要说订餐叫外卖、旅游购物、娱乐互动、支付转账等等,都能用手机轻而易举地实现。对很多人来说,手机就是一个随身携带的“互联网+”。
手机的功能如此强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那么,农民手里的手机能不能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手机来破解“三农”难题?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建设涉农公益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户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使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使互联网成为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
让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值得期待。因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大地发挥市场作用,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使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地对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每百户农民手机拥有量超过300部,成为“新农具”有一定基础
要想让手机成为“新农具”,农民手里得有手机才行。这个数据偏乐观,目前,每百户农民手机拥有量超过300部,相当于平均每户农民家庭有3部手机,拥有率挺高。
只是,眼下很多农民仅仅把手机当作通讯工具,并没有将其作为互联网工具。所以,推动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与应用,还需要加把劲——要让广大农民不仅把它作为生活用具,还熟练地把它当成了解市场需求和新技术的“窗口”,依靠它“远程诊断”动植物疫病病害,这才算是“新农具”。
近年来,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新业态蓬勃兴起。数据显示: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了1.25万亿元,农产品电商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
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2017年底,全国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达到了96%。打通城乡数字鸿沟,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范围扩大。目前,有20.4万个村已经建立了益农信息社,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服务。20.4万个村是个什么概念?大概是全国行政村的1/3,未来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这样的信息化基础,为农民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开展农业生产管理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通过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契机。
解决农产品卖难,“新农具”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互联网+’可以加很多,但当务之急是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就是农产品出村。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农民把优质合格的、有特色的农产品卖出村,卖到城市来。”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
农产品产量大、收获期集中,农产品卖难是个全球性问题。手机这个“新农具”,能否在解决卖难上发挥更大作用?我看行!
麻辣哥多年前曾在云南挂过职。今年云南大蒜丰收,往年10多元一斤的大蒜,在种蒜农民地头的收购价只有几角钱。增产不增收,确实让人闹心。
咋办?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今年5月份,朋友圈不少人在发云南紫皮大蒜销售的信息:“同事在云南丽江永胜县挂职,当地农民种的生态无污染的紫皮大蒜,出现大量滞销,需要朋友们伸出援手助贫农一臂之力。有需要的朋友点链接,多吃大蒜身体健康,9斤装18元!”大家不仅纷纷转发,下单的人也不少。
还有西安的一个微信公号,专程跑到大蒜产地,为农民卖大蒜站台,价格是8斤装18.8元。这个价格,比当地收购价要高不少,但也比大城市超市里的价格便宜许多。
过了几天,朋友圈里又有消息传来,“滞销的大蒜已经卖光了,谢谢大家。”
类似的事情不少,结果都挺令人欣慰。去年秋天,去年雄安新区曾有个别农户的葡萄和西瓜出现了卖难,当地一位干部看到后,在朋友圈里发出“吆喝”。只一两天的时间,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爱心人士纷至沓来,几万斤葡萄、80多万斤西瓜就被抢购一空。
朋友圈的特点,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个圈套着一个圈。消息不胫而走,市场由此打开。
“中国未来30年还是小农大国,亿万小农怎么对接大市场,互联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手段。不仅可以对接中国的大市场,甚至可以对接国际大市场。” 屈冬玉说,农产品出村工程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和农民致富,要确保农产品出村出得来、出得好,卖得出好价钱。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推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还要强化电商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销对接,加强农村网络宽带、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
时刻把农民主体地位放在心上,不能喧宾夺主
麻辣哥特别想强调的是,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具备历史耐心,倾听农民呼声,坚持农民广泛参与,始终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如果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就有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农民的意愿,在村里比什么都重要。小官巨贪、微腐败,没有农民的主动参与,甚至连发现问题的线索都不好找。解决乡村的“关键小事”,处处都要体现农民的意愿。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畜禽粪污废弃物处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点点滴滴,没有农民的意愿,问题解决起来就会拖泥带水。乡村振兴措施行不行,关键是看农民高兴不高兴。有怨气,就要警惕和整改;高兴了,就应坚持和推进。
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不光要在家里搞好种植、养殖,还要瞪大眼睛紧盯市场变化。如果一厢情愿地推动农民进行结构调整,效果肯定会打折扣。10年前,云南省人工种植的台地茶每公斤卖到20元左右,基层干部想着扩大种植规模就会实现农民增收,于是,砍掉了山头上那些产量低、叶子粗大、长相不好、价格低又不好卖的古树茶。10年过去了,台地茶价格还匍匐在每公斤20元到30元,而古树茶的价格已经冲到了每公斤3500元左右。当年有古树茶的茶农直跺脚,对村干部翻起了白眼。
还有一些地方,甚至完全代替农民选择种什么或不种什么。结果,产量上去了,市场又不买账,农民还不满意。传统上,西部地区适宜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土豆,但一些干部看不到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市场竞争潜力,大力度、大面积地推进葡萄、苹果、梨、大枣、猕猴桃种植,迫于诸多压力,农民不得不全力跟上。遇到市场行情讲得过去时还好,一旦产品滞销,受伤和落泪的还是农民。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顺应城乡关系阶段性变化,遵循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律,是一个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场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农民,农民的意愿要充分尊重,更要防止农民利益被“挤出”。(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高云才)
(作者: 编辑:张惟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