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各地、各部门要把握此次出台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契机,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各类试点示范和产品创新创优,加快打造现代制造的安徽“升级版”。
当前,安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约占经济总量的四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制造业依然是安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主引擎。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制造业仍需打头阵、当主力、挑重担。因此,必须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制造业做大做强和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拉高发展标杆,坚定不移实现“三大四强”发展目标。立足实际、对比周边,安徽明确了制造强省建设“三大四强”的目标体系。力争到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进入全国前5、主营业务收入进入全国前8、利润总额进入全国前10,实现“大”的跨越;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地,实现“强”的晋级。目标是前进的方向,要按照既定目标稳扎稳打,培育更多好产品、好企业、好产业、好基地,扩大安徽制造影响力。
优化产业结构,在增量和存量上坚持“两手抓”。坚持“两手抓”,就是要立足安徽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一手抓有竞争优势和特色的高端制造业培育,一手抓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安徽提出,在制造强省推进过程中,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7个高端产业,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5大传统产业。要聚焦这些重点产业,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政策落地,形成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的强大合力。此次安徽出台的政策是满满的“干货”,真金白银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政策条款力求务实管用、简便易行。各地应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强化金融和土地等要素支撑,促进更多社会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加快构建制造技术、工业基础、产业链条、质量品牌、技能人才等支撑体系。如此,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同的政策效应,精准施策,集中发力,就会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制造业加速迈向中高端。
(作者:高梦格)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