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网络媒体走转改:600年高密扑灰年画盼传承
发布时间:2016-02-12 17:09:19来源:J--中国新闻网进入电子报

石建亭演示扑灰年画的画法。 沙见龙 摄

展厅中摆满题材各异的扑灰年画。 沙见龙 摄

图为扑灰年画中的猴子形象。 沙见龙 摄

中新网高密2月12日电600年高密扑灰年画盼传承

作者 沙见龙 曾洁

手持数支粗细不同的毛笔,蘸着各色国画颜料,一笔一笔细致地涂抹在画中人物身上。除夕刚过,高密扑灰年画石氏第6代嫡系传人石建亭就重新开工,在自己的画室内给年画着色。

“全国只有山东高密存在这种年画,很多人不明白‘扑灰’的意思”,石建亭拿出样板图和柳条碳棒专门演示给中新网记者,“柳树枝烧成炭棒做笔,按照底板样图描下来后‘扑’在宣纸上,沿着‘扑灰’的印记勾勒出图案,这就叫‘扑灰’”。

山东高密扑灰年画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题材广泛,年画品种多达150多种,山川流水、鱼鸟花卉、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皆可入画。

从烧炭条、起稿、画灰、打壳子、扑灰,到罩明油、耙胡须、刷边……一张扑灰年画至少要经历26道工艺流程,高密最古老的扑灰年画“家堂”,则需要多达56道的工序,是工序最多的扑灰年画。

如今在山东高密,人们仍要在除夕请财神、供“家堂”。供奉“家堂”,接逝去的先祖回家过年是当地的习俗。每年春节前,山东高密几乎家家都要供“家堂”。

石建亭的“家堂”年画便是高密人农历春节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记者在石家画堂看到,“家堂”画面上方是按辈分填写家里已故先人名字的格子、中下部为明清时期老中少三代深宅大院的大户人家,孩童嬉闹玩耍,大人相遇寒暄,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出生于山东高密姜庄镇棉花屯的扑灰年画艺人石建亭如今已经作画30多年,也因扑灰年画与妻子李爱玲喜结良缘。20余载间,夫妻二人默契开工,合作,共同作画。

石建亭夫妻曾与北京的国画大师交流学习,将国画绘画手法融入到年画创作中,颜料也改用国画颜料,既鲜艳又能防止褪色。石建亭说,如今的创作由原来大批量制作变为追求精细,早已不是“刷刷刷,一溜栽花”的简单情形了。

“一开始只是将这项手艺当成谋生的营生,却不曾想2006年高密扑灰年画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建亭说,非遗项目的确立,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身上背起了传承的担子。

“现在从事扑灰年画创作的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喜欢这一行的更少,传承已经成为夫妻俩的一块心病”。石建亭向记者吐露,让夫妻倍感欣慰的是女儿石欣如刚刚报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研究生,并立志从事包括扑灰年画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扑灰年画综合性传习中心已经在高密成立了,我想用这项独一无二的高密绝技留住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家乡就能实现创业梦”,2016年石建亭期待更多人参与扑灰年画的传承。(完)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