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舞好新媒体“双刃剑”
发布时间:2014-12-22 19:34:21来源:学习时报进入电子报

  新兴媒体不仅给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而且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国际关系等各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面对新媒体时代并存的机遇和挑战,领导干部应趋利避害地用好这把“双刃剑”,从而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的干部更多钟情于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认识不足、缺乏准备,甚至视之为“洪水猛兽”,于是出现了“代表党,还是代表人民?”等各种爆炸式的“雷言雷语”,既伤害公众感情,又损害党政形象。转变这种现状,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消除“媒体参与就添乱”的偏见。

  全面客观认知 提升媒介素养

  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新媒体自由、开放、互动等特征,把握新媒体为执政所创造的重大有利条件。新媒体的实时交互为正确实施舆论引导开辟了新途径,快速集散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供了新手段,公开透明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营造了新环境,信息聚合为推动政治民主进步注入了新动力。提高对新媒体构成群体、新媒体舆论形成过程和存在风险的认识,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形势变化发展的规律,直面国内外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因势利导。

  熟练掌握媒体技能,已成为当今干部的基本素质,在某种意义上,执政能力的大小就体现在通过媒体进行信息收集、辨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应积极掌握新媒体相关知识技能,注重锻炼对新媒体的感受力和观察力,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大小,及时进行收集、筛选、交流和使用,进而将这种充分了解媒介信息的能力转化为服务科学决策、处理复杂问题的执政力。

  磨炼“金刚钻” 提高能力善用新媒体

  善用新媒体说易行难,只有在实践中锻炼并具备了驾驭新媒体的“金刚钻”,才能够揽好、干好这趋利避害的“瓷器活”。

  让新媒体成为“社情民意直通车”。新媒体环境下,公众的知情意识、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都比以往大幅提高,领导干部理应借助新媒体“民意库”把好“民生脉”。一是赢得群众相信认可。积极搭建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新媒体对外交流平台,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等功能,逐步健全政务公开、新闻发言人等制度,主动接受、积极回应群众意见建议,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阳光、透明的形象赢得信任。二是吸引群众主动参与。积极开辟有影响的新媒体渠道,通过“参政论坛”“纳谏社区”“微信论政”等电子平台经常性开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和民意征集,以平民视角叙说老百姓的故事,用平等交流的传播符号开展民众互动,让更多的群众自发有序参与进来。三是集中民智解决民生。积极将网络论坛、微博、微信中反映出来的大量潜在、分散、合理的群众利益诉求,提升为明确、集中、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使之成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工作的有效支撑,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让新媒体成为“核心价值新高地”。新媒体作为思想文化和社会舆论集散地,为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导干部充分利用这一空间,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力。一是突出宣传理念和内容的大众化。适应新媒体传播平民化特点,放弃过去线性的灌输理念,在话语表达、视角触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转变,根据群众选择性接受心理和认知水平,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努力培育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网民的新媒体栏目、频道和论坛,既能反映时代主题、体现主流价值观,又符合移动新媒体特点、为网民喜闻乐见。二是推动宣传方式的不断创新。积极将传统媒体的产品延伸到新媒体上去,利用新媒体渠道把党报、党刊等老品牌推广出去,辐射更广的受众;同时,努力拓展多样化、复合型的大众化载体,着力开发各式各样的新媒体载体,让QQ、微信、APP客户端等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主平台,全方位、多触角地传递社会正能量。三是发挥“网络大V”的积极作用。对于那些“大V”,要“为我所用”,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承担与之能力相适应的社会责任,积极有效引导舆论、调整公众的政治态度和参与行为,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引领公众理性思考事件本质,从而更好地理性面对。

  让新媒体成为“社会矛盾减震器”。科学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及时消除化解矛盾,是善用新媒体的重要要求。领导干部应利用新媒体预警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各大网站、微博、微信等舆情信息的监测,持续跟踪网民思想情绪的波动变化,多角度、多侧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并进行分析判断,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危机舆情征兆,掌握舆情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利用新媒体快速应急处突,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把握“黄金24小时”,以“快”抢占先机,掌握新媒体引导的“第一落点”,及时公开事件的真实信息、危机处置的办法和态度,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并着力解决问题,消除炒作舆源,坚决杜绝“捂、压、盖”等做法,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利用新媒体监督改进工作,充分借助新媒体构建多元化监督平台,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正确对待媒体监督、主动接受媒体监督、积极回应媒体监督,真正把新媒体作为强化社会监督、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让新媒体监督的“阳光”成为约束自身行为、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杀毒剂”。

  巧念“紧箍咒” 遵循规律善管新媒体

  自由与纪律是对立统一的,善待善用新媒体并不代表毫无拘束。事实上,随着新媒体数量的直线上升,也暴露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突出问题:有的为了寻求“市场卖点”,热衷于低俗的猎奇、炒作;有的违反真实性原则,虚假新闻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受到某些势力的影响和左右,站在党政和社会主流的对立面,等等。必须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在充分研究和尊重新媒体规律的基础上,念好规范约束的“紧箍咒”。

  健全管理法规。面对新媒体立法明显滞后于迅猛发展的问题,必须在相关立法上再下狠功夫,进一步拓展法律监管范围。要从公法角度对新媒体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从私法角度对新媒体主体的行为和言论作出明确规定,推动强制实名制的实施,同时,推进新媒体衍生领域的相关立法进程,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备的法律依据。

  完善监管机制。突出基础监管,推动管理关口前移,加大对违法违规目标的查找、查处力度。突出内容监管,加强对新媒体内容和行为的管理,特别要对重点媒体实施全天候监测,着力抵制不良信息的发布传播,防范利用新媒体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突出技术监管,及时跟进纷繁多样的新媒体模式,加快对抗性技术研发,创新监控技术平台建设,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无休止对抗过程中,不断增强技术防护能力,提高新媒体管理效能。

  构筑防控体系。将新媒体监管纳入社会治安综治工作,建立公安、信息、广播、电视、通讯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防控体系,加大预防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力度。特别要抓住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针对“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灌水公司”“删帖公司”“投票公司”等经常性开展集中治理行动,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形成震慑效应。同时,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监管,努力形成“全民网管”的工作局面。

  增强媒体自律。抓好互联网行业组织的自律,引导他们认真遵守《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抓好网络名人与意见领袖的自律,引导他们严格守住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七条底线”。同时,抓好每个公众个人的自律,将网络诚信纳入个人社会信用体系,使人人遵守相关法规,汇集起新媒体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青联主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