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真的会是“洪水猛兽”吗?
互联网金融好比一条“鲶鱼”,正在搅动中国金融业的一池春水。无论是各种“宝宝们”的陆续登场,还是传统银行业朝互联网金融主动谋求改变,都充分说明,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介入,中国金融业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但也可能是一次让中国成为金融大国的“弯道超车”机会。
应当看到,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并非“你死我活”的对抗关系,而是共同促进金融改革的催化剂。互联网金融在对传统银行构成挑战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给传统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两者的金融服务有望实现深度融合,让原本高高在上的金融变得更接地气。普通中国民众也将享受更为灵活多样的投资选项和资产增值手段,从而成为这场变革的最终受益者。
然而,金融创新产品并非白璧无瑕,中国也应主动规避互联网金融可能给经济带来的风险,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十分必要。
过去一年,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子弹飞”。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这一新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余额宝受到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认可,我们都能感受到决策层对互联网金融开明、宽容的态度。
但我们始终要搞清楚,防范风险和鼓励创新是并行不悖的。互联网金融的确存在野蛮生长的现象,“宝宝们”就像一个个越来越膨胀的气球,人们对其何时爆炸也越来越担忧。不久前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各路专家在讨论互联网金融时,一边倒地发出了谴责的声音,也一边倒地吼出“监管——监管——监管”的声音。
面对这些问题,监管层也在不断调整“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二者之间的平衡:余额宝等“宝宝”类货币基金违规承诺高回报被警告;针对P2P不时传出的倒闭跑路消息,监管者提出该行业的三条红线——不非法集资、非法吸存,不搞资金池,不提供担保;尤其是今年的3月,监管层先暂停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随后限制第三方支付转账额度,接着处罚8家第三方支付停止接入新商户。
在初始阶段未施以严格管制,是对创新的一种鼓励,等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一定规模之时,有必要通过适度的监管将其导入正轨。
无论如何,我们应当看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能够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因而,我们要科学管理、积极引导,充分用好互联网金融推动金改的“鲶鱼效应”。(中国经济网 艾枫梧)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系列评论:中国“唱不衰”
可控就不可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
楼市挤泡沫 “唱衰”终落空
“做大蛋糕”有活儿干
开放中国的自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