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2月28日电(记者朱国亮)没有任何资质,却将自己包装成资深美容师,以“五五分账”的方式四处揽客进行医疗美容;来路不明的药物,起一个时尚的名字,就敢往人体里注射,收费动则上万甚至十多万元……
这是江苏常州警方最近破获的一起非法医疗美容大案的案情。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典型案例暴露出当前生活美容向医疗美容渗透的乱象,爱美人士需警惕以美丽名义设置的陷阱。
藏身私宅的“美容会所”半年营业额近千万
这是常州天宁区一居民小区内的普通住宅,如果不是有人举报,卫生执法和公安人员很难查到这里,也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这是一个半年营业额近千万元的美容会所。
2012年早些时候,常州当地市民举报,在这一美容会所进行微型整形后,面部肌肉僵化,笑不了。之后,常州市卫生与公安部门联合对这一美容会所进行了查处,发现会所无营业执照,负责人无医疗执业许可证,却擅自给顾客做微型整形的医疗美容。
以往,此类非法行医的行政案件,一般都由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处理。然而,在查处中,参与办案的民警发现,会所负责人周某不仅非法行医,而且所使用美容药品全为英文标识,无任何中文说明,明显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问及药品来源,对方极力回避。
警方调查显示,在营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来这一会所利用“仪器导入”“皮下注射”等方式进行微雕医疗美容的顾客多达近百人,涉及江苏省6个地级市,单人消费从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据警方初步估算,最终涉案金额可能近千万元。目前,10余名涉案人员均被采取强制措施。
数百元假药售价上万 美丽背后有陷阱
“包装个人、包装场所、包装美容药品或产品,包装是这一会所让顾客不知不觉掉进陷阱的关键。”常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办案民警说。透过这起非法医疗大案,常州警方也为那些爱美人士揭开了这一以美丽为诱饵设置的重重陷阱。
江苏省医疗美容质控中心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熊猛介绍,在江苏进行医疗美容,即使有医师证也不行,必须具有“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这是行业准入证。据警方调查,周某不仅没有这些证,其会所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会所里她的个人介绍基本属伪造。
为了更好地欺骗消费者,周某对会所也进行了“包装”。办案民警介绍,会所外表看似普通住宅,里面装修却很豪华。会所挂的牌子是“北京韩式微雕技术中心驻江苏办事处微雕会所”。乍一看,这一微雕会所像一个全国连锁机构,但据查证,其实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此外,为美容药品或产品取一个富有科技色彩和时尚感的名字,是忽悠顾客大把掏钱的关键。例如周某会所里所谓的“收紧因子”,其实就是美容中常用的肉毒素。周某从北京一家公司购进价格为每瓶几百元,而给顾客打一针,最低收费达1万多元。警方调查证实,周某使用的肉毒素无包装、无标识,系假药。
这一会所使用较多的其他昂贵美容产品,如售价每套数万元的欣诺、售价数千元的干细胞再生肽,包装上也都只有英文名,没有任何中文标识,没有进口批准文号,没有检验合格证明,甚至连生产厂家的信息都没有,但周某却敢加价一倍甚至几倍出售给顾客服用或注入体内。
此外,这个会所藏身私宅,如何能招徕大量顾客?周某的经营模式也很特别,她一方面在常州、宜兴另开两家生活美容馆,在进行普通美容的同时招揽顾客;另一方面派人到周边城市生活美容馆“洽谈”业务,凡推荐顾客来消费,可“五五分账”。
警惕生活美容向医疗美容渗透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生活美容馆为牟取暴利,竟然违法向医疗美容渗透。这种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加强对生活美容馆的监管。
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所长李延平介绍,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容时要注意区分,进而选择合适的美容机构。生活美容主要是指皮肤护理、按摩等美容护理手段,不侵入人体;而医疗美容是要运用药物、手术和医疗器械,对人体进行侵入性的治疗。
熊猛介绍,注射美容也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但一些消费者对此认识模糊。当前不少生活美容馆正是利用这一点打起“擦边球”,向医疗美容渗透,非法开展注射美容。因没有资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习、培训,医疗事故频发,有的甚至使用来源不明或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如用国家2006年明令禁止使用的“奥美的”冒充透明质酸进行注射隆胸等。
熊猛认为,对于生活美容馆向医疗美容渗透,一方面需要有关机构强化日常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另一方面需要严厉打击、惩处一批典型,如常州警方对非法开展医疗美容和销售假冒伪劣美容药品、产品进行刑事追责。另外,对于爱美的人士而言,在进行医疗美容前,一定要先了解相关常识,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