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金曲记忆

邬大为讲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幕后故事

发布时间:2018-11-06 20:32:57来源:中国宁波网

图为邬大为在介绍创作经过。(胡龙召摄)

“非常感谢家乡奉化为这首歌专门办了展览馆,为一首歌建一个展览馆,这在国内是没有的。以前只听说前苏联为《喀秋莎》建过纪念馆。”著名词作家邬大为说。日前,位于奉化区溪口镇新建村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曲展览馆暨奉化桃花展览馆正式开馆,邬大为担任馆长。在开馆仪式间隙,邬大为畅谈了当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的创作经历及感想。

今年84岁高龄的邬大为是我国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将军待遇,发表词作1000余首。他表示,自己虽然出生在杭州,后来又长期定居在沈阳,但祖籍是在奉化的江口街道禾家桥村,“奉化是我的家乡”。

灵感源于前线

说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的创作,邬大为说,要归功于他1969年底到1970年初作为沈阳军区创作员在珍宝岛战役前线的采风经历。当时是零下40℃的天气,“一杯滚烫的开水拿到帐篷外,一分钟后就没热气了,再过一分钟就凉了,再过五分钟就冻成冰块了。”

当时战士们整宿潜伏在前线放哨站岗,身上的装备只有皮衣、皮坎肩、皮护膝。连续12小时站岗,就必须稍微活动一下身体,防止冻伤。还不能跺脚,如果被敌人发现就有生命危险。邬大为问一位刚刚戴着斗篷口罩潜伏归来的战士,“潜伏冷不冷?”他回答:“真冷,像猫咬一样疼。”邬大为问他最冷时的感受,这位来自南方的战士回答:“看到周围都是雪花,这时正是家乡桃花盛开的季节,想到家乡的桃花,再冷再苦也不怕了。”邬大为当下大为感动,他觉得要给可爱的战士写一首歌,通过歌曲表达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

创作过程曲折

歌曲创作的过程十分曲折,经历过多次修改。“一首好歌的出台,要经过歌词、歌曲、演唱、制作、机会等5关,很不容易。当初我第一稿的两段分别写白天和夜晚的景象,后来听取建议去掉了夜色部分,改成了两段分别写景和写人。歌曲的名字后来也经过修改。”邬大为找到著名作曲家铁源,在邬大为的反复劝说下,他先后拿出了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的不同方案。在和歌唱家董文华、董振厚等人一起参加的歌舞团创作讨论会上,铁源拿出了民族唱法的方案。歌唱家董振厚认为,这首歌符合抒情男高音的特点,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邬大为回忆说:“第二天,歌舞团的走廊上就到处有人传唱这首歌了。”

歌曲完成后,歌曲最早的演唱者是沈阳军区歌唱家董振厚,直到1983年,在沈阳演出的歌唱家蒋大为经过董文华的老师路梦兰介绍,在演出中演唱了这首歌。没想到,第一句刚唱出来台下就有掌声,整首歌有7次掌声。“这首歌写出了男子汉的伤感,战士的伤感。”一位词作家这样评价。

从此,《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经过蒋大为的精彩演绎,传遍了大江南北。作为词作者的邬大为也因为这首歌而获奖无数。

精神值得弘扬

多年以后,邬大为才从蒋大为那里得知:当年的“小战士”是奉化溪口人。邬大为表示,办展览馆不仅是对这首歌的肯定,也是为了宣传一种精神——乐于奉献、甘于吃苦、为国为民、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和爱国精神。“如果说歌美,那么战士的思想更美。”

邬大为还表示,他不断丰富展览馆的收藏品。蒋大为先后在全国20多个城市唱过这首歌。“仅演出照片、节目单拿过来,就相当丰富了。”在他本人创作的歌曲中,和桃花有关的就有10多首,“希望有机会可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