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实践动态

湖北大学生赴安徽深入探访歙砚现状

发布时间:2018-08-14 17:40:00来源:荆楚网

  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徽墨歙艳”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位于安徽省的七里头艺术品中心,参观了当地制作歙砚的作坊并对当地居民、作坊主人、以及一些歙砚技艺的传承人进行了走访调查,从他们的口中队员们了解到歙砚的光辉历史、歙砚文化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以及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工艺制作歙砚对传统手工艺制作歙砚所带来的冲击。

  进入歙砚加工基地,机器的轰鸣声与刻刀敲打雕刻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两种声音就像这两种加工工艺间的较量,是保留传统还是利用技术,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在当地人的热情指引下,队员们首先来到了一家手工制作砚台的作坊,刚进门便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砚台。一位师傅正在认真的打磨砚台。队员们表明来意后,师傅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为队员们简单介绍这些砚台。“砚石主要分为梅纹砚、罗纹砚、金星砚、鱼子砚;歙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石料的好坏以及做工的精美程度,”师傅说道。当队员们问到现在歙砚市场的销售情况时,师傅的神情略显无奈。表示近两年歙砚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一方面是机器雕刻歙砚的兴起侵占了手工雕刻歙砚的市场,机雕作品的价格远低于手雕且耗时远比手工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常年开采导致砚石原料的匮乏,优质的石料越来越少,雕刻出来的作品也就不尽人意更别谈卖上好价钱了。在这样的双重困难下,面对萧条的手工砚市场,师傅说道日后不排除选择转行的可能,并且也不会打算将手艺传给自己的子女。

  

  图为:师傅正在切割石料 王博 摄

  

  图为:队员与凌馆长交谈 黄吴超 摄

  随后,队员们拜访了新安歙砚博物馆馆长凌红军先生,经过深入的交谈,队员们了解到更多有关于歙砚现状的信息,以及歙砚的发展与保护。当队员们问到在现代机雕工艺的冲撞下该如何传承传统工艺,凌先生认为,现代工艺可以提高效率,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工艺,手工雕刻作品的灵性是机雕无法展现的,但是二者是可以相辅相成。在粗胚的打磨上采用用现代工艺,而在最复杂、最重要的雕刻工序上,采用传统工艺能赋予砚台足够的灵性。这样既使得两者协调发展,又提高了手工制作者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凌先生指出了歙砚的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矛盾关系,歙砚的原石乃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块就少一块,出于对资源的保护,地方政府采取封山禁采的举措,但同时又提出将歙砚做大、做强的目标方略,这就使得保护与发展之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理想的做法应是合理开采,保护利用,”凌馆长说道。(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黄吴超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