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实践动态

华农学子广西调研 为穿心莲产业发展“寻诊问药”(图)

发布时间:2018-07-30 15:01:19来源:荆楚网

  广西地处亚热带,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特色中医药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7月21-7月30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7名学子在老师和当地有关人员陪同下,赴广西多地农村参与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项目,就近些年发展困难的穿心莲产业对种植户进行调研,内容涉及穿心莲种植、成本、收益、流通等情况,以期深刻把握发展现状,为其更好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队员下田对种植户进行调研 时美佳 摄

  价格持续走低,农户积极性受挫

  "价格高的时候,这里有近两万亩穿心莲,这两年价格暴跌,只剩五六千亩了",玉林市沙塘镇工作人员指着窗外,语气里透着忧虑。在去五团村的路上,穿心莲种植稀稀拉拉,不成气候,逐渐被玉米、花生取代,而这本应是穿心莲的核心产区。

  价格走低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尤其是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农户。绝大多数农户都在今年缩减了种植规模,其中不乏只种植几分地甚至弃种的。"种这个,不得钱啊",五团村农户杨旺玉给队员们算了一笔账,"一年只能种一季,一亩地种子和化肥要两百多,明面上成本不多,但管理很费工,用的也是自家的地,如果去掉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就不剩什么了。"他估算,价格要1.5元/斤左右才能收回成本,而去年仅在1.0-1.2元/斤,对今年的价格很是担心。当问及以后是否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打算,大多农户态度谨慎。这笔经济帐,农户自觉不划算。

 图为:队员向收购商了解穿心莲市场信息 时美佳 摄

  穿心莲价格持续走低,原因在哪里呢?据广西药用植物园林杨研究员介绍,近两年价格低迷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繁荣时农户盲目扩大规模有关。价格高时农户一哄而上,导致市场无法完全消化产出,价格下降,最低甚至跌至0.7-0.8元/斤,再加上成本的不断提高,生产积极性自然不高,"农户是很现实的"。

  农户经营意识不够 "薄种薄收"增大生产风险

  除去价格因素,穿心莲种植户也面临着不小的困扰。大多数种植户都在50岁以上,他们既不了解种植,也不了解市场,生产盲目性很大。"我年年就从上门贩子那里买种子,也不知道什么品种",当被问到品种问题时,贵港市木格镇班凤村农户李玉珍笑着摆摆手,"这个挺好养的,播下种子,平时就除除草,也没啥病虫害。"靠天吃饭,依靠传统经验,不懂得田间管理,"薄种薄收"的经营模式是当地农户的普遍写照,也在无意中增大了生产风险。

 图为: 队员向五团村村干部了解本村种植情况 时美佳 摄

  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种植户销售穿心莲的唯一渠道就是上门的收购商。没有途径获知市场行情,收购商成为他们了解价格的窗口。在调研中团队发现,多数农户并不了解穿心莲的销售去向,也从未主动寻找市场,上门收购被认为是最便利而稳妥的销售渠道。作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本属于农户的利润更多被流通环节所占据。

  期间,队员们在与一位穿心莲收购商交流时了解到,当今上游药材需求端已发生深刻变化,但农户传统种植方式难以转变,缺乏科学规范的生产意识,产量和质量难以对接市场,许多药企已转向广东等地收购药材。"如果再不改变,不出十年,本地穿心莲种植将彻底消失。"面对未来,他有些无所适从。

图为:队员在地头调研种植户 时美佳 摄 

  龙头企业多带动 公共服务需跟上

  正值农忙时节,南宁横县大和村农户谢春兰在地里紧张地清理杂草,今年她家种了7亩穿心莲,这在村里已经算是很大规模了。"穿心莲最大的问题就是杂草,这几天雨水多,(杂草)又长起来了,"她边说边用手比划,"如果不及时清理,可以长这么高。"据了解,穿心莲是一种对地力消耗很大的作物,需要细致的田间管理,否则连年种植会使产量和质量明显降低,而这些技术农户都不掌握,也没有人去教他们。

  在一季穿心莲从播种到收获的近半年中,都难觅政府参与的影子。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作为穿心莲的核心产区,当地政府却很少提供种植补贴、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公共服务,也不去引导农户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道路。谢春兰家一年投入上万元,以及一些种植规模更大的农户,都没有从政府那里得到帮助。有农户表示,哪怕"政府只教如何施肥",他们就有扩大规模的信心。

 图为:飞马村村干部向队员介绍本村种植情况 时美佳 摄

  不止政府缺位,种植户缺乏龙头企业支持也是一大痛点。在调研过程中,不少农户表达了想要与药企合作的愿望:药企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药材后由企业回购,保质保价,一举共赢。而没有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农户不免要承担全部经营风险,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

  经过多地的奔波调研,我们认识到当地穿心莲产业面临的挑战,也对农业生产的不易有了切实的体会。中药材资源是广西的聚宝盆,不仅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独特的中医药文化更是融入进广西人民的精神血脉。身为华农学子,此番"寻诊问药",团队每个人都希望借自身微薄之力使更多人来关注穿心莲,呼唤农户、企业、政府三方联动,助穿心莲产业"药到病除",重新盛放于广西大地。(华中农业大学 郅建功)

(作者:  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