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湖宜都市自2012年起筹办了"希望家园"公益项目,并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签订了志愿服务协议。
每年暑期,该校都选派优秀大学生赴当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该志愿服务团队已经是第六年进驻美丽的清江。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心连心"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最真实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帮助她们是志愿服务中的一项内容。25日下午,志愿者前往留守儿童万欣奥、赵蕴珺家进行了家访。
图为:志愿者去赵蕴珺家家访途中 张鑫 摄
志愿者首先去到的是赵蕴珺家。头顶烈日,志愿者陪小蕴珺一起走过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最后才到家,那是个一层的小平房,屋内没有陈设什么家具,几把椅子、一张方桌就是这个家的全部。小蕴珺告诉志愿者们,为了建这个房子,妈妈已经倾其所有,也因此欠下了许多债务。
据了解,小蕴珺原本有个哥哥,但她哥哥在19岁那年不幸触电身亡,后来才有了她。爸爸因不喜她是个女孩便离开了家,再没回来过。于是年幼的蕴珺在妈妈的陪伴下一天天长大,这个两口之家的生活全靠妈妈早出晚归在洗车店打工勉强支撑。
妈妈要上班,家里就小蕴珺一人,因不放心她用火用电,妈妈会每天早上出门前做好中午的饭菜,中午回家,小蕴珺就只能吃冷掉的饭菜。
图为:志愿者家访时与万欣奥太奶奶交谈 楚欣懿 摄
被问起她独自在家玩什么时,小蕴珺掏出一部老式手机,这是妈妈同事的儿子用过的,赵妈妈把这个没有装卡,既不能打电话也不能上网的手机给小蕴珺看时间用。手机的前主人没有删除QQ记录,小蕴珺一个人在家孤独无聊的时候,就会给QQ里的联系人挨个发消息,假装和他们聊天。其实小蕴珺自己也知道,因为没有网络,她发的消息对方可能永远也收不到,但这是她孤单时唯一的玩乐。她向所有的志愿者老师都要了电话号码,她说等她的手机可以打电话了,她就把每个老师的电话都存着,给每一个老师都打电话!
家访的另一处是四年级的小男孩万欣奥家。万欣奥的妈妈在他两岁半那年去世了,不久后他的爸爸也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过。小欣奥是在奶奶和太奶奶的陪伴下长大的,可疼爱他的奶奶也在几年前去世了,留下了小小的他和太奶奶相依为命。就这样,一家两口的生活只能靠着扶贫金和一亩田来维持。小欣奥的太奶奶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于是这一亩田上的重活就落到了小欣奥的身上,三年级时,他就已经可以熟练地给农田除草了。
当志愿者走进小欣奥的卧室时,发现他的整个房间里就只有两个玩具。敏锐的小欣奥发现志愿者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这两个玩具上,于是他说道:"老师喜欢他们吗?我送给你们吧!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再玩玩具了。"小欣奥感恩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志愿者们潸然泪下。
图为:志愿者家访时与赵蕴珺合影 张鑫 摄
四五年级的小男孩儿本应该是最爱玩、最调皮的时候,但是万欣奥却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为了省下一块五毛钱的公交车费,每天放学后花费一个半小时步行回家。八公里、一个半小时,日复一日的坚持,令人无比心疼。
在被问起理想是什么时,小欣奥思考了一会,说想做瓦匠。不是科学家、飞行员或者富甲一方的大老板,而是在忧心着最现实的问题:谋生、糊口,周遭的环境让他以为,这才是最实在的办法。听到这里,志愿者们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帮这个孩子走出去!
本次家访的两个孩子虽然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但好在生活的不易没有改变他们开朗活泼的性格,更没有淡去他们灿烂的笑容。赵蕴珺和万欣奥只是留守儿童群体的缩影,希望尽我们所能给他们带去一些关爱,也在此呼吁社会上能有更多的关注给予所有的留守儿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李宇红 苏宇 李文婧)
(作者: 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