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中南民族大学一行10名同学到达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石榴籽”咸丰乡镇实习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分别来自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5名同学来到了忠堡镇,清风徐徐,绿水青山,实习队员们在忠堡镇收获颇丰,对忠堡镇也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红色热土 脱贫攻坚战上演
忠堡镇地处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来凤、宣恩三县交界处,全镇辖12个村、1.76万人,国土面积139.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390亩,忠堡镇还是一片红色热土,1935年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六军团在此取得著名的“忠堡大捷”。几十年前轰轰烈烈的红色战役在这片热土上打响,如今,精准脱贫攻坚战这场新的战役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演。
精准脱贫办公室里,听得最多的话就是“下乡”,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指挥部成员处理着一个又一个问题,有时候提起东西就“下乡”。“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办公室里的干部做事都是急性子,对百姓又都是好脾气,走村入户,熬夜加班,没有一人叫苦。一群年轻的干部,身上担负的是带领忠堡镇走入更好的生活。在这群干部的眼睛里,熬夜加班并不苦,抓不好扶贫才会苦。在这个办公室里,水厂管网延伸、道路建设,一个又一个扶贫项目从萌发到启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精准扶贫 筑特色产业优势
忠堡镇紧紧围绕“五个咸丰”建设总体布局,以“五个忠堡”建设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揽,按照咸丰县委、县政府“五大一新”“全域旅游、5A 咸丰”的总体布署,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创新三大模式,扎实推进扶贫产业。
忠堡镇的12个村各有各的产业优势,黄木坨村、细皮沟村的油茶产业链,铁厂溪村的中药材种植、笔叶产业链、干栏式民宿旅游,界坪村、铜厂村的烟叶,高笋塘村的黑猪全产业链、杨梅采摘园,马倌屯村的现代农业观光园,明星村的新型清洁能源、硒食品加工工业园······
忠堡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植发展苗木花卉、油茶、特色养殖、观光农业等生态休闲农业,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各富特色的产业项目蕴含着曼妙的忠堡风情。
马倌屯村的现代农业观光园称得上是忠堡镇的一大特色产业,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走进村里,规划细致的生态田上,错落有致的向日葵、苞谷、桃树梨树田可谓是一大风景。田中弯腰拔草的是村里的村民,没有使用过化学药剂的田里时不时出现萤火虫等小昆虫的身影。沿着田的一排小楼是规划兴建的农家乐,忠堡镇的居民热情好客,富硒的绿色食品在这里摆上餐桌。富硒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可谓是健康的首选,来到了恩施州不来体验一把忠堡的富硒食品可谓是一大损失。说到富硒食品,就要提一下明星村的富硒食品加工园了,忠堡镇的富硒食品经过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细致卫生的处理之后流向市场,也将这天然的富硒食品带入更广阔的天地。烟叶的生产是忠堡镇持续多年的产业,山上,包着蓝色套袋的烟叶映衬着碧绿的山头显得分外清新,修好的山路两旁烟叶骄傲地挺立着,就像是在展示着忠堡脱贫的笔直前途。
决战贫困 磨优质扶贫细节
走进忠堡镇,实习队员的第一印象是这里公路修的真好,开车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丝毫没有走山路的那种惊险,沿着平坦的公路一路到达忠堡镇,队员们也逐渐为发展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所叹服。
走进忠堡镇,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条条宽敞干净的街道,干净整洁是忠堡镇的一大特色,这里面既有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的功劳,也有百姓素质的彰显。实习队员印象最深的是一排又一排在建或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安居房,设施完备、整齐划一的房子映衬着绿山蓝天,看到这些易地搬迁安居房,队员们从心底里为住在忠堡的居民感到高兴。除了建成和在建的安居房之外,一幢又一幢拔地而起的小楼也是居民生活的真实体现,建成的体面小楼俯瞰着正在建设的“后来者”,匠人们用自己的瓦刀一点一点筑高墙面建成楼房。
户户有电、户户用自来水,本以为在山里是很难实现的事情,但在忠堡镇,每家每户都有水喝有电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饭馆、超市也是忠堡镇随处可见的产业,街道两旁的门头房除了饭馆、超市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电器卖场、家居卖场,服装店、鞋店、布艺店也是忠堡必不可少的产业,在这里,生活必需品都可以买得到,甜品店等“年轻门店”也在忠堡扎根。此外,忠堡每隔几天的集市也是购买物品的良好渠道。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夜晚的忠堡镇也是热闹非凡的,贴在镇政府门前体育馆门口上面的“全民健身”口号是对忠堡镇健康生活环境的写照,体育馆内打篮球的年轻人,镇政府门前学习广场舞的妇人,街道上用锣鼓奏出美妙乐章的村民,小广场里熟练使用健身器材的孩子······无疑,在忠堡镇生活的居民是幸福的,除却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还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
“扶贫先扶智”,在忠堡镇的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上民族小学、民族初中,忠堡的孩子们一个比一个机灵,两天的时间,忠堡的小孩子们便与中南民族大学的实习队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和孩子们交谈的过程中,实习队员得知孩子们在镇上学习舞蹈,并且经常出去参加比赛。队员们在镇上还发现了武术馆、琴行等其他的文化产业。忠堡镇的这群孩子真正体悟到了党和国家精准脱贫的政策,一群有思想、有文化的接班人正在忠堡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
清风习习,在这一片红色热土上,生根发芽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一批批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干部。带领脱贫的路上,他们饱经风霜,但是忠堡镇发展的每一步却是这些干部辛勤的见证。中南民族大学的实习队员们纷纷表示,毕业以后自己愿意争取留在湖北,扎根基层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让百姓生活得更好。一月忠堡人,一生忠堡情,中南民族大学的实习队员们将永远不会忘记在忠堡的这段时光。
(作者: 编辑:张惟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