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2月13日,受邀嘉宾周水华(左二)、蔡俊雄(右二)、冯安龙(右一)接受记者访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理略 通讯员 方芳 叶相成
访谈嘉宾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师 周水华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蔡俊雄十堰市环保局局长 冯安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污染防治的重要论述摘要
●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 要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要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水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2017年5月6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中学习时强调
● 我们将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雾霾等一系列问题,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2014年6月3日,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
● 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
虽然说按国际标准控制PM2.5
对整个中国来说提得早了,超越了我们发展阶段,但要看到这个问题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也关注,所以我们必须处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结束时指出
●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2013年5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生态环境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未来三年,如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湖北又将在哪些方面发力?2月13日,湖北日报举办第七场“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省环科院负责人和十堰市环保局负责人深入探讨。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污染防治上升到攻坚战高度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为什么将污染防治提到“攻坚战”的高度并要求坚决打好?
周水华: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作为未来三年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生态环境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唯有聚焦聚神聚力,拿出硬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才能确保实现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满足我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当前,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洁水质、安全食品等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从前的“盼温饱”“求生存”到如今“盼环保”“求生态”,希望“看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要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长动力转换中的重要抓手作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同共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蔡俊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小康,还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我省水污染防治压力较大,除长江、汉江干流外,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228条,重点湖泊755个,又是三峡水库、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所在地,生态环境地位极为重要。纳入国家考核断面114个,是全国水环境质量保护和改善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其次,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也十分艰巨。当前,我省PM10、PM2.5、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三项指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发,污染态势依然严峻。此外,我省环境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如此看来,我省在全面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污染防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举全省之力,以打攻坚战的方式,一年接着一年干。
聚焦聚神聚力
我省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污染防治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水更绿、天更蓝、土壤更加安全,我省有哪些重要举措?
周水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省建设,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加速形成,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其中,通过实施流域综合防治、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达标断面考核等举措,改善水环境质量。我省建立河湖长制,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整治,编制了27条流域46个断面的达标方案。122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完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面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标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一级A排放。完成108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2017年,河流断面中劣Ⅴ类比例较2013年下降2.0个百分点,湖库可比水域劣Ⅴ类比例下降3.3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有8个断面水质从Ⅲ类上升到Ⅱ类;汉江干流丹江口水库坝上从Ⅱ类上升到Ⅰ类。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局部改善,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位居全国第11位。
为了治理大气,我省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围绕“调结构、治点源、控面源”三项重点领域,深入实施“责任压实,精准施策,监督考核”三项工作措施,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全省41台大型火电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或改造地级市城市建成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小锅炉,累计淘汰黄标车39.9万辆。全面供应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加油站油气回收完成率达到94%以上。加强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力度,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2017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7微克/立方米、13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分别下降18.1%、63.9%、15.1%。国家考核城市PM10累计均值为81微克/立方米、PM2.5累计均值为5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76.1%,均创造了空气新标准实施以来的最好成绩,环保部初步评定我省“大气十条”考评等级为优秀。
土壤方面,我们全面贯彻《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土壤环境污染监管。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试点。同时,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绿盾2017”专项行动,清理整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规违法项目。全省累计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82个,约占全省国土面积6%。
冯安龙:近年来,十堰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合力攻坚。我们开展了“清水行动”“五河治理”“百日攻坚”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从2013年开始,围绕大气治理,十堰出台了禁鞭、淘汰燃煤锅炉、扬尘整治等措施。2017年,十堰城区优良天数为314天,达标率86%,优良天数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此外,围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十堰综合施策,先后在10个县市区1578个行政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
三大结构调整
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
主持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明确部署,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此次会议关于污染防治部分,为何特别强调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蔡俊雄:当前,产业结构偏“重”,必然导致污染排放总量处于高位。我省高耗能产业占比为28.1%,但大气污染物占全省工业企业排放量比例分别为二氧化硫85.8%、氮氧化物94.2%、烟粉尘92%,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其次,能源消费结构偏煤,煤烟型污染物排放量大。据统计,2016年我省能源消耗总量折标煤1.68亿吨,燃煤占比达到55.4%,所以要进行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机动车污染排放不容忽视,因此调整交通运输结构,降低公路运输比例,对于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十分必要。
通过实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运输结构、多式运输并重等“三结构调整”,既可促进我国及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能大大减少污染排放,可以说一举多得。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湖北地处长江之“腰”,境内长江干线长达1061公里,是长江干流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又是如何对长江进行保护的?
周水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几年,我省通过“规划先行、法规保障、强化整治、严格考核”,有效推动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实效。编制实施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配套编制完成了生态环保、现代产业等5个专项规划。省人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湖库围网养殖拆除、沿江化工企业整治等专项行动。完成62个地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问题整改,取缔长江干线非法码头367个,拆除122.2万亩湖泊水库养殖围栏围网和网箱,取缔27.45万亩投肥(粪)养殖和4.5万亩珍珠养殖,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重化工园区,不再审批新建重污染项目,全面清理沿江62个化工园区和石化、造纸企业。
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江大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实施湖北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推动我省长江大保护取得更大实效。
主持人: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下一步,我们在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作为?
周水华: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在全省实施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经过三年努力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环境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完善,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首先,要打赢蓝天保卫战。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升级,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加强机动车船污染防治,强化面源污染协同管控,系统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其次,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同时,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快土壤污染源详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农用地环境分类管理,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污染源监管,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我们要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畜禽废弃物治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水生生物保护、农膜回收等行动,加快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
改革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实施《湖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14-2030年)》,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建立统一公平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水、大气监测网络,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冯安龙:十堰市正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以水、气、土三大要素为重点,全面推进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实现全市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全市35个断面,目前还有2个不达标。通过三年治水攻坚战,继续加大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流域治理。
努力争取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继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推广新能源公共交通、VOCs治理、扬尘管控,力争2020年PM2.5达到3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摸清土壤环境污染底数。2017年启动土壤详查工作,2018年底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2020年底摸清全市土壤污染高风险企业及其周边土壤污染地块分布状况。
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建立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动执法联席会议,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和奖惩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维护机制。全面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根据相关部署,十堰力争在全省率先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作者: 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