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新时代湖北讲习所

用改革的办法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发布时间:2018-04-20 10:34:30来源:湖北日报

提要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2018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徐工集团考察时强调

发展高水平的实体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将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迟福林: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抓住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着力破解现实经济发展中“质量不高”的突出矛盾。从总体看,这个“质量不高”,主要反映在实体经济上。为此,需要把发展高水平的实体经济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主体,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

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一个根本标志是有效供给的不断扩大、供给效率的不断提升、供给质量的不断改善。这三者,都直接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根本上还需要依靠实体经济的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从各国发展的实践看,没有一个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就难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难以有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供给体系,就难以为人民提供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从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看,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的挑战在于实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将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当前尤其需要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是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领域,是提供有效供给的领域。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适度发展虚拟经济,目的在于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能“脱实向虚”“空转盈利”。

挑战来自历史、现实和国际的因素综合叠加

记者:中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现在,我们发展实体经济面临哪些困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迟福林:当前,发展实体经济面临几个结构性失衡的挑战。第一,实体经济面临结构性供求失衡的挑战。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向高品质升级,但某些供给仍处于中低端,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第二,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目前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在6%左右,“钢材卖不出白菜价”成为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第三,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在某些城市和地区,房地产脱离了居住属性,成为金融投机的工具,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主要是“长期因素积累、成本因素增大、国际因素促发”的结果。在较长时期内,以总量发展为导向、以做大GDP为重要目标,形成了“增长主义”的某些突出特征。这种发展方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环境破坏等问题。当前,无论是劳动力、土地、社保、环境等成本都在上升,对实体经济带来了较大压力。另外,一些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加大了企业的成本。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实体经济面临的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着某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也就是说,历史的、现实的、国际的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今天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振兴实体经济“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对于“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的要求,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需要怎样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迟福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就是说振兴实体经济,不能再采取过去那种“大水漫灌”的方法,不能再采取地方政府直接出手扶持的那种方法。在我看来,振兴实体经济,要更多地用改革方法,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法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比如:

以保护产权、激励创新为重点推动企业制度变革。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赖于良好的企业制度。要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扩大产权保护的范围,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形成规范化、法治化的产权保护制度;要尽快形成新时代的“傻子瓜子效应”,从制度上稳定企业家的预期,激发企业家的创造力;把发展创新型企业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注重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使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并为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更大的体制空间;以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家队伍为目标,营造良好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以打破垄断为重点建设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是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关键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议重点破除服务业领域的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做大现代服务业“蛋糕”;以发展中小企业为重点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税制改革为重点降低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间接税比重。

以监管变革为重点深化简政放权。面对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因素增大的新形势,以监管变革为重点深化简政放权,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需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进一步推动金融监管改革,构建覆盖银、证、保在内的混业监管体系;推动以破除服务业领域行政垄断为重点的监管转型,建立行政垄断审查机制,完善服务业市场监管标准体系,实现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

以制造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形成振兴实体经济新格局

记者: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调研就来到制造业企业,他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为什么制造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与难点?怎样通过制造业提质升级,来实现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迟福林:在我看来,发展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关键和重点都在于发展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竞争优势。一方面,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猛。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三去一降一补”,更多的是针对这些制造业。制造业发展趋势的主要特点可用9个字概括——“全球化、信息化、服务化”。在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58%。在德国,有两个“70%”: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发展,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研发能力,重点是核心设备和核心技术。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以制造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形成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格局,需要聚力发力,有务实举措。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从各国发展态势看,服务型制造越发达,在国际竞争中就越占主动。我们要以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业服务化升级,重点发展“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产业链;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尽快明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目标。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发展高水平实体经济的第一动力。要以创新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工集团视察时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我国进入发展新时代,强调“创新”,抓住了关键点。这就需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例如,以加快布局3D打印为重点推动智能生产。

鼓励中小制造业企业发展,打造制造业领域的隐形冠军,争取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领域形成200家隐形冠军。只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小制造业企业必能乘势而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