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敬华在照看孩子吃饭。本人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张娟)十六岁,她高中毕业,忍痛放弃工作和读书的机会;二十六岁,年轻的她当选山东省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打算靠嫁人来维持教学,现已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600多个孩子亲切地喊她“妈妈”,而她也二十年如一日地秉持着那份善良,守护着残疾孩子的梦想。这些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正是袁敬华真实的人生故事。
“一个孩子的不幸,就是一个家庭的不幸”
1992年,16岁的袁敬华正值高考备考期,父亲突然得病住院,她日夜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几个月后以两分之差落榜。班主任一再劝说她复读,深感愧疚的父母则为她县城找了一份工作。而袁敬华却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继续读书和安稳的工作,承接下县里成立聋哑儿语训学校的活儿。而亲人们哪里知道,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地刻在袁敬华的心里。
在家复习期间,袁敬华看到有两个小姑娘扒着村里小学的铁大门往里瞅。头还使劲的往铁棂子里钻,其中一个女孩把头钻进去拔不出来了,吓得两个女孩哭了起来。这时,几个学生跑出来,冲着两个小姑娘喊着:“小哑巴,小哑巴。”两个小姑娘见跑过来这么几个调皮的学生,有些害怕。见到这种情况,袁敬华冲上去把这几个学生都赶走了。正当她帮着两个孩子往外弄头的时候,学校的一位老师走了出来,叹息道:“哎!哑巴孩子不能上学啊,要是有老师教他们就好了。”老师的叹息、同村小姐妹的遭遇深深地触动了还是个高中生的袁敬华。是啊!聋哑孩子有学上该有多好啊!
“一个孩子的不幸,就是一个家庭的不幸,一个家庭的不幸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份负担。负担多了,社会就不能和谐发展。”袁敬华说,聋哑人也应当像正常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也应该受到社会的关爱。她暗暗发誓“从今往后,从我做起,我来教她们,像亲娘一样疼爱她们。”
办学伊始的聋儿语训学校(图左)和现在的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外貌(图右)。本人供图
袁敬华的特殊教育学校从1992年建校时只招收单一的聋哑儿童,到现在招收包括聋哑、智障、脑瘫、孤独症的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已发展为集特教学校、康复医院、残疾人托养中心于一体的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体系。
从一无所有,只有“让哑巴说话”的梦想开始
“当时国家还没有扶持民办学校的政策,民主部门寻找和鼓励人们办学教聋哑孩子,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资助。没有校舍,没有教室,没有任何教学设施,有的只是我立志让哑巴孩子说话的梦想。”
学校草创之初,教室是父母腾出的一间不足12平方的厢房,9名聋哑孩子组成了一个教学班。一台取暖炉子,凑上几个凳子、借了几张桌子,木板刷上油墨当黑板,没有教材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在作业本上,这样学校就算开学了。
1997年是袁敬华最艰难的一年,当时学生已达到45名。家里的房子全都用上了,父母的炕上,教室的桌子上,都住上了孩子,房子还是不够用,她在院里又搭了一间帐篷,和孩子们睡在帐篷里。
冬天,孩子们冻得直哭。那哭声穿透了袁敬华的心,可是没条件,怎么给孩子们温暖?父亲的病还在一天天加重……面对困境,父母再次劝她放弃,“不放弃,我的出路又在哪里呢?聋哑孩子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那天晚上,袁敬华做了个惊人的决定,她写了几张征婚启示贴到大街上:无论你年龄多大,长相如何,只要能给我和这些孩子们盖一所学校,能给孩子们温暖,我就嫁给你。
这则特殊的征婚启事刚贴出去,就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怒不可遏地打了她一巴掌,而后又跑到宿舍里把孩子们所有的东西都扔了出来,要把这些孩子都撵走。孩子们哑哑地哭成了一片。父亲好像被感动了,他痛苦的说:“老天爷啊,我是不忍心看着孩子们受冻才撵他们走啊……”
袁敬华的坚持引起了社会关注,希望工程发起的社会各界捐资和政府补贴帮助这个乡村的聋儿学校度过了寒冬。到2002年,学校学生已超过90名,外市、外省开始有学生慕名而来。由于地处偏僻农村,交通不便,学校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袁敬华将学校搬迁到县城开发区;2012年学校再次搬迁,发展成为了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有聋哑、智障、自闭症、脑瘫四类共计550多名残疾学生,集教育、医疗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特殊教育学校。办学20多年,这位“哑巴妈妈”已帮助650多名孩子走出了无声世界,其中400多名学生进入正常学校就读。
第一次发声的喜悦。本人供图
育人不易,育残疾人更是难上加难
办学不易,办残疾人学校更难;育人不易,育残疾人更是难上加难。聋哑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说话的权力。由长期无法沟通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产生的孤独感,给孩童的心灵带来更大的伤害。
早在家里办学时,邻居家的鸡蛋经常找不到,要不就鸡窝被掀,水桶被扎。更有,后院的邻居家正在院中吃饭时,一个砖头抛来,弄的四邻不安。本来和和睦睦的邻里关系,因这些孩子而异常紧张。所以,袁敬华意识到聋哑儿的教育不仅仅是学说话,学文化,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康复教育,帮助他们培养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
学生张新福刚来学校时,不吃、不学、不玩,叫他这样,他偏那样。第一次教他说话,用手感觉声带震动,他竟一下子掐住老师的脖子,险些窒息。
在新福的日记本上,写满了老师的名字,然后一个个都划上了叉号。“对这样的学生不能打,不能骂,只能发自内心地爱他们,用心体会他们的痛苦,用爱和亲情,用夸张式的表扬和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给他们自信和自尊,他们就会被感化过来。”袁敬华说。
小新福把门把手弄坏了,她就一次次地修好;把灯绳扯断了,她就一次次地接上;给他洗脸、洗澡,把饭一口一口地喂到他口中;小新福发烧输液,她就一夜一夜地守在他身旁。渐渐地,新福日记上的叉号全部成了对号。
每当有孩子能开口说话,袁敬华就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体会到了特教工作的社会价值,一切的劳累、辛酸,顿时化为乌有。
去北京为孩子们发声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袁敬华为雷锋精神点赞。中国青年网记者杨茜 摄
袁敬华说:“常年与残疾孩子打交道,使我与残疾人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残疾孩子身上找到了人生梦想,实现了自身价值,开始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经历。”
袁敬华有着这样一份不凡的履历:1998年当选德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10多年期间,袁敬华共提出议案114件、建议193件,其中在闭会期间提出建议35件。
作为一名来自特殊教育战线上的人大代表,袁敬华深深地感到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多年来,她始终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自己依法履行代表职责的宗旨,始终把人大代表的形象、教师的形象看得比自己的眼睛还要重要,把事业与职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根据平时的观察、调研并结合特殊教育和康复的实践,袁敬华发现0-6岁是残疾孩子康复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期间能够到康复机构开展抢救性康复,总有效率能达到95%以上,其中单纯听障康复能达到98%以上。康复后他们能够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但是,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进入康复机构开展康复训练,只能放弃。这些孩子将会成为永久的残疾人,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从2009年开始袁敬华多次在人大议案中提出《关于保障残疾人康复救治的建议》,建议政府建立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地长效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免费为残疾孩子提供康复服务,并且逐步扩大救助范围,增加救助名额,切实保障所有残疾孩子都能够得到有效地康复。她的奔走有了回报,2011年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国家决定从2011-2015年通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和“彩票公益金”康复救助项目,全国20多万6岁以下残疾儿童将得到免费康复治疗服务。
作为从事聋哑儿童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 ,袁敬华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谈起孩子们,她说“这些孩子听不见、不会发声,但他们同样有梦想。我就代表他们来发言,讲述他们的心里话。”
(作者:周婵)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