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94年,在改革大潮中,东风汽车第150万辆汽车下线,并全面转产新一代五吨车。
图为:武汉海关恢复开关,喜迎四海宾客。
图为: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沙市“鸳鸯”床单行销全国。
图为:《湖北日报》记录改革历程
湖北日报讯 记者 甘勇
通城茶叶风波、沙市农民盖商场事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放权、搞活的改革呼声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破冰,商品经济渐入人心。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突破,为经济体制改革打开新空间。
海尔兼并希岛、宝安收购马应龙,国企改革全面推开。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从“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宪法修改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市场经济势如破竹,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
带着发展的喜悦与成长的烦恼,我们跨入新世纪。
科学发展的旗帜下,“又快又好”变成“又好又快”,“质量”重于“数量”,注重包容性增长,发展思路发生重大转变。
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犁开市场冻土
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沙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放市场,逐步形成多渠道、少环节、城乡开放的流通体制。
然而,犁开市场冻土,绝非轻而易举。
1984年4月,沙市市立新乡卫星大队管委会主任付志义给《湖北日报》写信,诉说农民办商场遭遇的困境。“大队投资30多万元,在本大队长港路建了一个商场。但为了办营业执照,从去年7月起,写申请就有13份,来回跑腿百余趟,商场至今未开张。”
阻力来自哪里?
当年4月19日,《湖北日报》刊发来信,采访报道沙市工商局、商业局的表态:农民办商场无先例,弃农经商会打乱“经营分工”。《湖北日报》配发的短评一针见血:“怕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占了他们的地盘,挤了他们的市场,打破了他们的‘一统天下’。”
上层改革的政策决心、民间改革的期盼、媒体对改革的呼吁,犹如一股股强烈冲击波,在全省引发了一场农民兴办工商企业的热潮。如今,再访昔日红星大队,只见商店林立,高楼成群,车流如潮,已与城区连为一体。
沙市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全国和全省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积累了经验。其后,省委决定在襄樊、随州、丹江口、巴东等市县进行试点。1984年,武汉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报告获批,改革全面铺开。
民营经济崛起:突破计划藩篱
1998年5月16日,一条爆炸性新闻,让吴少勋站在了时代的聚光灯下。
当天举行的大冶市产权交易大会上,他与劲牌酒业公司签订《企业拍卖意向书》。
一夜之间,劲牌由国有变为民营,吴少勋由原厂长变为“老板”。
当时,个人出资收购劲牌这样规模的国企,全省少见。
有资料显示,劲牌多年未曾有过亏损记录,1997年实现利税1500余万元。好端端的国企为何要卖给个人?
尽管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历史不得不承认事实:劲牌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劲牌销售额逾56亿元,上缴税金突破14亿元。
发生在劲牌身上的蜕变,开启了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一股新力量强势崛起。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理清思路,坚定前行。从1998年至今,全省超过95%的中小企业实现民营化。2011年,我省民营经济在GDP中的占比,首次突破50%,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国有企业改革:壮大经济支柱
1980年1月,秦巴山脉深处,时任二汽厂长的黄正夏,第三次向国务院递交报告。
此前两份报告,都因“财政紧张、停止投资”被退回。第三次报告,黄正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筹资金。
第三次报告如愿获批。在计划经济体制捆绑束缚多年后,二汽第一次以经营主体身份,获得自主权。
冲破体制的藩篱,巨大的活力由此迸发。1985年底,未要国家一分钱投资,二汽提前两年建成年产1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1986年,“东风牌”汽车红遍大江南北,占据国内六成市场。
在今天看来,这场不触及产权的改革是浅层次的,但意义深远:放与让之间,国企开始了由行政附属向市场主体的蜕变。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由此上路。
乘着改革的东风,1992年,二汽更名东风,随后又将总部迁至武汉,迎来了新的改革发展机遇。
左牵日产、本田,右牵PSA、起亚,还“忙里偷闲”和康明斯续一段“姻缘”,与雷诺、沃尔沃也浓情蜜意。东风被戏称为“最花心的企业”,组建了一支“多国部队”,成就了国内汽车行业一个个合资合作的典范。
今年上半年,东风累计汽车销量171万辆,销量稳居全国车企第二名。国企改革,东风已成长为一个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的国际化大型汽车集团。
国有企业改革,是回归市场主体地位的历史进程。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