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敏
刘允怡
郭爱克
陈孝平
王陇德
马丁
本组图片均由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恺凝通讯员陈莉黄晓刚林金国)8日,世界大健康院士论坛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指导,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主办,武汉医学会承办,是“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中规模较大的千人论坛之一。
曾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厄温·内尔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刘允怡、郭爱克、陈孝平、张俐娜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马丁,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郑家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小凡教授等出席了院士论坛。
“举办大健康院士论坛,能够让与会者近距离分享医学大师的智慧和学术精华,从院士们的学识和观念中探寻出价值元素,将智慧和学识最大范围地应用于健康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陈孝平院士在致辞中说,健康中国战略赋予了武汉医药卫生工作者时代的机遇和深深的责任,希望能借助这一平台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探讨,在汲取学术养分的同时,探寻大健康时代医学思维的新路径。
健博会开幕式后,由陈孝平院士和马丁院士分别主持,7名院士围绕“全球健康、共享未来”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从开展健康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临床医学研究、肿瘤防治、医学人文、医患沟通、神经信息与计算等方面进行了前沿科技的成果报告和学术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
健康生活方式
应从幼儿园开始培养
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的过程中,医疗机构要起重大作用,但我们的医疗机构绝大部分仍然等着病人发病,很少介入到危险因素的筛查和控制中去。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最经济、最高效、最根本的手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要从小培养,我们的学校能不能从幼儿园培养起?我们的民政部门能不能不要只管发结婚证?新婚夫妇登记结婚时培训优生知识、科学育儿知识,这只有民政部门能做到。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学家张学敏:
抗癌之路拐了3道弯
人们找对了路
从放疗、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疗,是基于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的变化。大多数病人生病以后会问自己、也要问医生:为什么会得肿瘤?这也是科学研究要回答的问题。
肿瘤治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从3个不同阶段可以看出,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观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仅着眼于肿瘤细胞本身,割裂、孤立地看待肿瘤,到探索它与人体免疫系统的“斗争”关系,认识关联和环境的重要性,人们对肿瘤的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入。
虽然目前免疫治疗也只有大约20%的晚期病人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但这20%的病人治疗意义告诉我们,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己的突变细胞,只要坚定这个认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没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
临床研究“证据”推动医学进步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做临床研究是一个永远的主题。因为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基础研究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证实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临床研究是临床决策的最高证据。比如制定指南,都需要临床研究的结果来支撑,现在非常时髦的转化医学、精准医学,最后也要临床研究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刘允怡:
医生一定要
称呼病人先生或女士
总有人把医德和医风混为一谈,其实医风是比医德更高的层次。良好的医风,除了要求医生具备高尚的个人道德标准外,还需要有对医学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追求,要求行医时对病人有良好的态度。尊重病人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病例。在香港专业临床考试前,如果不能礼貌和病人交流,比如没有称呼病人为先生或女士,或者没有跟病人打招呼和自我介绍,那考试一定不及格。
另外,诊治病人时不是施舍,而应是给予医疗建议的一种态度,让病人决定是否接受治疗和用哪一种治疗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
脑功能联结图谱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郭爱克:
脑科学研究
为开发人工智能带来启发
目前脑科学家的研究都还是比较碎片化的研究,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有的人摸到的是象牙、有的人摸到的是大象耳朵,我们还没能够把这些碎片化的研究整合成为对大脑工作的一个整体认知。所以构筑生命和智力本质的宏伟大厦是脑科学研究的目标,只有真正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才能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郑家强:
加强医患共同决策的培训
患者与医生都是专家
多数临床诊疗中选择大于一种,如何选择?医患共同决策是最合理、最符合医学伦理的解决方式。其意义在于,对于患者来说可提升满意度、改善依从性、实现慢病管理自我优化;对医疗机构来说,能减少医疗浪费、投诉及医疗纠纷减少。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学教育必须加强共同决策的培训,认识到态度胜于一切,患者与医生都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