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频道 > 武汉新闻

与水有千丝万缕的武汉,争创的下一站——“国际湿地城市”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30日22:02 来源: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楚天都市报3月30日讯(记者陈希 通讯员赵琴 杨萍 易清)大武汉,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素有“江城”“百湖之市”美誉,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18.9%。今天晚上,在黄鹤楼举行的全球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上,武汉这座与水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庄严宣告: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国际湿地城市,代表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是一块分量厚重的国际“金字招牌”。

它是指按《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成员国提名,经《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独立咨询委员会批准、颁发认证证书的城市。

2017年,国际湿地公约组织首次提出国际湿地城市的基本理念,决定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一次认证,旨在引起各国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倡导城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

2018年,7个国家的18个城市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其中6个为中国城市,分别为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海口和银川。

大江大湖的大武汉已初步具备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的条件:名副其实的“湿地之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城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4,构成滨江滨湖的水域生态环境,号称“百湖之市”;湿地资源居全球内陆特大城市前3位,湿地面积1624.6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18.9%,已建有6个国家湿地公园,5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际重要湿地。

在武汉的湿地上栖息着野生动物4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有东方白鹳、黑鹳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有灰鹤、白琵鹭等28种,分别占全国相应总数的10.75%和11.67%。

府河湿地成为全球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最南端的繁殖地,长江江豚虽已全球极度濒危,却嬉戏于长江天兴洲;武汉还是“水中活化石”中华鲟洄游必经之地……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是为进一步推动武汉市在长江大保护框架下的湿地保护工作,提升“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武汉1100万居民创造人与自然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链接:《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我国将湿地划分为沼泽、河流、湖泊、滨海湿地和人工(库塘)湿地五大类型。

武汉 城市 湿地 【纠错】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