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昌学子让子赫(右三)获“学宪法讲宪法”演讲全国一等奖
图为:法治课堂走进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图为:律师普法进校园
楚天都市报记者晏雯通讯员董文熊平况昕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他们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是武昌区每一位普法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近年以来,武昌区普法办积极探索法治教育模式,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普法品牌”和长效工作机制,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网络和多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完善了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席会议和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创新了一批法治教育阵地和特色普法品牌;以“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等活动为抓手,实现青少年法治宣传的全覆盖。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意识明显增强,不良行为和犯罪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下,咱们武昌近一段时间的青少年普法工作。
进校园夯实学校普法阵地
“立大志、敬法律、慎交友、明是非、知忍耐、懂感恩”,付斌检察长向同学们送上了18字青春寄语,字字铿锵。2月22日下午,武昌中小学刚刚开学,武昌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付斌走进武汉市法治示范学校——四十五中学,为该校全体学生送来了新年开学的第一场法治课。
“当我从你们雷书记手中接过法治副校长的聘书时,我也是四十五中的一员了,这不仅仅是一份珍贵的荣誉,更是一项沉甸甸的使命。”付斌检察长的一段亲切的开场白,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课堂上,付斌检察长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基本的法律原理、法律知识以及中学生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而从检察机关的办案实际出发,联系当前热点,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用深入浅出的讲解、理性深刻的分析,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堂题为《一路与法同行、共筑美好未来》的法治课,赢得了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
检察长、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职能优势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武昌区检察院将不断完善检校合作普法长效机制,更多的法治副校长将走进校园,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学法学规、自我保护的示范,以切实的行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同时,为更好的普及法律知识,宣传十九大精神和国家法律法规,不久前,水果湖司法所联合金台(武汉)律师事务所,在中北路幼儿园,为全体老师进行一场校园“以案说法”。活动由滨湖社区法律顾问张政权律师主讲,案例选取易发生在校园中的典例案例,多涉及学生意外遭受伤害、学生之间纠纷等。老师们参与热情高,提问积极踊跃。
针对青少年的特性,武昌区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各普法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内容具体、风格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改变单一的课堂灌输,形成多元互动,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整合教育、家庭与社会资源;拓宽法治教育途径,完善教育体系;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武昌区教育局率先在全市推行“警校家”护安保畅模式,交警、学校、家长“三方联动”,校门口成了法治教育的课堂;联合高校开展“大手牵小手”特色普法活动;区团委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校园学法故事会”、“欢乐一夏,与法同行”法治夏令营等法治宣传活动。今年来,在各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160场次,开展法治讲座10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6万余份。
进社区发挥普法渗透性作用
“回家路上,碰到陌生人问路怎么办?”“爸爸妈妈不在家,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处理?”1月25日上午,徐家棚司法所联合街道武昌区检察院心桥工作室的检察官们走进武昌区水岸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假期的同学们送上了一场主题为《保护自己、快乐成长》的自护教育课。
课堂上,检察官彭艳玲结合小朋友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办案中的真实案例,从“独处时的安全”、“如何应对不喜欢的触碰”,“校园小霸王”等几个板块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在特殊情境下,如何加强安全防范,更好的保护自己。活动中,穿插着情景游戏、看图说话、竞猜答题等互动环节,小朋友们踊跃参与,积极思考,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将安全自护知识牢记于心。课后,检察官还为小朋友们送上了安全自护手册,寄语小朋友们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自己的守护天使。
此次活动系2019年度“我的学法假期”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在随后的寒假里,心桥工作室的检察官们深入街道、社区开展了一系列自护教育活动,传播法治声音,传递法治能量,为孩子们的平安、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据悉,青少年普法除了依托校园现有文化阵地,扎实推进学校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外,武昌还探索依托校园周边社区,扎实推进打造青少年法治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法院、检察院、公安、街道、社区的有利资源,今年以来,多次组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区法院青年法官(检察官)为社区青少年不定期开设“普法课堂”。
多渠道特殊群体一个也不能少
“谢谢你们,在社区矫正的这两年,重新开启了我对生活的目标和动力……”1月6日,在杨园司法所联合武昌区检察院“心桥工作室”举行的未成年人解矫教育活动上,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小新(化名)有些哽咽地对检察官说。
多年来,为帮助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重拾回归社会的勇气和决心,杨园司法所多举措做好辖区内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教育工作。一是进行分类管理。将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与成年人分开进行,成立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帮教小组,分类别、分阶段、分等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矫正工作,通过讲解贴近生活的法治课、学习检测测验等方式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与监管。二是注重保护隐私。在开展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工作中注意保护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人隐私,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进行保密,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能够融入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三是加强心理矫治。针对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弱、易冲动、尚不成熟等心理特点,定期开展交流谈心,及时准确了解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变化,培养其健康阳光的心理,避免再次误入歧途。四是定期走访慰问。坚持“监护人监管教育、朋友引导疏导”的原则,切实发挥矫正小组作用,通过走访其监护人、朋友了解其日常活动情况及心理状况,引导其监护人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改变“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现状,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改善未成年矫正对象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方式。
【新闻回放】
武昌学子获“学宪法讲宪法”演讲
全国一等奖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全国总决赛中,武珞路中学八年级13班学生让子赫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初中生代表,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沉着的备赛,过关斩将舌战“群雄”,最终捧回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几轮的比赛,她对宪法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她觉得宪法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在学习了宪法知识,思考践行宪法的途径后,她说到:“在没比赛之前,我觉得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参加比赛之后,我对宪法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现在能上学,就是因为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能在校园健康成长,是因为宪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其实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生活紧密相关。中小学生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人,更应该成为中国法治进程的推动者。”
武珞路中学为让子赫的比赛做了充分准备,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学生们踊跃参加、积极投稿,校园里呈现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