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大道二七路路口高尔夫闸口首次采用卧倒式闸口 长江日报记者胡九思 摄
首次创意性地设置于堤顶,行人通过无障碍坡道轻松上下。堤顶人行道两侧种植了樱花、杜鹃花等观赏植物
今年“五一”期间,家住滨江苑的方女士接送来汉亲友时,感到出行方便了很多。由于门前沿江大道黄浦大街至二七路改建工程完工,原先的双向4车道变成了双向6车道,无论是走武汉大道上二环线,还是走江北快速路都相当便捷。
12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二零四九集团获悉,汉口沿江大道黄浦大街至二七路为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目前该路段已全线贯通,并首次将人行道设在堤顶,让行人能无遮挡地欣赏长江美景。
改造1.4公里长江干堤,高压架空线入地
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位于汉口滨江商务区范围内,是一条集交通、防洪、生态于一体的景观主干路,全长约1.9公里。该路段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改造,由于涉及长江干堤改造、220千伏高压架空线入地等诸多难点,同时受到长江汛期影响,工期非常紧张。
项目管理方武汉二零四九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道路过去较为狭窄,路况较差,周边居民出行不便,而且堤防破旧,空中还有高压线,景观效果不好。这次改造将道路由双向4车道拓宽至双向6车道,道路等级提升为城市主干路,并全面提升景观效果。因此,“改堤防”和“拆铁塔”是关键。
为保障长江干堤安全,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最终确定在长江干堤上首次将长约1.4公里的防洪堤往滩地外扩16米至18米,新建防洪堤采用加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间距连拳头都无法穿过,是真正意义上的“铜墙铁壁”。
堤防基座上同步建设电力管廊,原先路边的220千伏高压架空线也有了新“家”。除原先沿线分布的3处闸口全部予以保留提升,还创新性地使用了拼装式和卧倒式闸口,其中卧倒式闸口在武汉是首次使用。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二七路路口高尔夫闸口首次采用了卧倒式闸口,该闸口为“Π”形,有近4米宽,平时挡板卧倒紧贴地面,人和车都可以通行,一旦需要封闸口时,只需按下按钮启动装置,挡板即上升,如同关门一样抬升封锁闸口。据了解,卧倒式挡板为钢材,由液压机控制,平时不占地方,启动时不需费人力,挡水不漏水,堪称防洪新“神器”。
人行道设在堤顶,江滩大门变身网红景点
上周,在设计和施工团队带领下,长江日报记者徒步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发现这条道路慢行体系完整,道路富有变化,注重行人的体验感。
临江一侧人行道首次创意性地设置于堤顶,行人通过无障碍坡道轻松上下。堤顶人行道两侧种植了樱花、杜鹃花等观赏植物。记者在堤顶行走时,感觉堤顶道路体验感非常好,堤顶杜鹃花争相吐艳,临江面视野开阔,江滩植被绿意盎然,背江面道路绿化简洁大方。待明年春季樱花开放时,定会有一番别样风情。
道路景观设计方中信建筑设计院有关人士介绍,景观设计采用“以点连线”的设计手法,用大面积樱花打造沿江风光带,保留历史记忆。通过堤顶连续景观带串联永泰路、江滩大门等景观节点。
其中,永泰路景观节点是滨江商务区能源站取退水管和220千伏高压电力走廊翻堤的位置。原先防洪堤上两根直径1.6米的取退水管和宽度达6米的电力管廊显得格外笨重、突兀,景观效果较差。此次采用填土护坡、微地形变化、植被覆盖等方式造景,变不利为有利。
江滩大门节点将延续原先的“罗马门”风格,首创性地采用高强度结构玻璃替代原先的水泥柱,并在柱体内部设置景观灯组。建成后将成为一处集力学、美学于一体,白天简洁大气、通透晶莹,夜晚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网红景点。
保留200余棵法桐,采用新型海绵材料和透水铺装
据介绍,该路段保留了原有的200余棵法桐。为保护法桐根系,顺利迁出树木两侧下方原有管线,施工过程如同外科手术般精细。同时,在树穴之间埋设了新型多孔纤维棉蓄水模块。该材料被称作“会呼吸的海绵”,雨天可储存大量雨水,晴天可将储存的雨水渗透排出。此外,人行道采用砂基透水铺装,实现高效集水、生态平衡。通过一系列措施,将该路段打造成生态海绵样板路。
此次,常规敷设于车行道下的雨水管被移至绿化带下,使得该路段车行道上基本无井盖,车辆行驶舒适感优越。
长江日报记者王亚欣